高考化學壓軸評析
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通過對化學學科中主干知識、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的考查,全面測試考生的化學科學素養(yǎng)。試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試卷結構穩(wěn)中有新
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繼續(xù)保持以往風格,試卷結構和試題難度保持了相對穩(wěn)定,難度梯度設計合理,契合考生特點,有較好的區(qū)分度。Ⅰ卷相對難度較小,梯度設計層次合理。Ⅱ卷突出能力考查,重點放在對考生分析生產、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解答)這些問題能力的考查上。試題難易搭配合理,難度設計遵循先易后難、難點分散的原則,貼近考生答題習慣。此外,三個選做模塊的試題在知識點數(shù)量、能力層級要求、作答文字量等可控難度參數(shù)上基本相當,充分體現(xiàn)公平性。
今年試題更加強調對考生思維深度的考查,不求全而求精、求透。如第10題,以莽草酸的結構為載體,考查考生對乙烯、乙醇、乙酸結構特點及主要性質的遷移應用,進一步考查了考生對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與往年相比,許多試題信息量、思維容量都有所增大。如第11題中考查了四個基礎實驗的基本操作及實驗室常見儀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要求考生對每一個實驗的實驗步驟、操作過程及典型儀器均有全面了解。試題考查實驗器材的選擇實際上是在間接考查考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這種實驗題的設計必然對那些真正動手做過實驗的考生更加有利。
二、試題內容突出主干
試題必做題部分盡管只有10道題,但卻集中體現(xiàn)了對高中化學主干與核心知識的考查,涉及內容包括化學與技術、社會及環(huán)境的關系、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物質結構與性質、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反應平衡、電離平衡、水解平衡、氧化還原反應、化學用語、熱化學、電化學、重要元素單質及化合物的相關性質、化學實驗原理及基本操作、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等等,可以說基本涵蓋了高中化學的主干知識。
三、試題情境立足實踐
試題對情境的選擇巧妙,從實驗室制備到工業(yè)合成,從無機制備到有機合成,從生活中的化學到工業(yè)生產中的廢物利用、環(huán)境保護,從傳統(tǒng)的金屬的冶煉到現(xiàn)代科技的前沿問題,這些試題情境充分體現(xiàn)了化學的時代性和應用性,使考生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有用的化學。
這些試題情境的選擇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即所取素材都是實際生產和生活中真實存在的,有的是傳統(tǒng)的工業(yè)生產,有的則是應用廣泛的新技術,這些情境對考生來說可能是陌生的,但考查的重點仍是高中化學的基礎知識,充分體現(xiàn)出試題高起點、低落點的特點。
四、試題立意突出能力
試題在設計上很好地體現(xiàn)了能力立意要求。以第9題為例,體現(xiàn)對考生信息整合能力的考查。莽草酸這種化合物對考生來講是相對陌生的,考生需認真分析題中所給莽草酸結構簡式,從中獲取有效信息,結合常見有機物乙烯、乙醇和乙酸的性質,通過綜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結論。此外,28題要求考生根據(jù)試題中b極有少量紅棕色氣體產生的信息,結合所學電解原理的有關知識,才能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這些試題均很好地體現(xiàn)了對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的考查。
而對分析問題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的考查在第29題上有著很好的體現(xiàn),該題要求考生根據(jù)題目提供的示意模型,結合化學平衡移動的相關知識,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方解決溫度T1和T2大小的問題,而對于循環(huán)物質的判斷更是對考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試題對三種能力的考查往往不是孤立的,著重對某項能力考查的同時,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與之相關的其它能力,這一點在Ⅱ卷的填空簡答題中體現(xiàn)得尤為明顯。
總體來看,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秉承了多年來重視基礎、立足實踐、突出能力、不斷創(chuàng)新的特點,試題準確體現(xiàn)了考試說明的要求,科學、準確、公平、規(guī)范,難度適中,同時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區(qū)分度,很好地實現(xiàn)了高考的選拔功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778244.html
相關閱讀:高考英語完形填空解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