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冀州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B卷試題

編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試卷類型:B卷 河北冀州市中學2013---2014學年上學期期中高三往屆生物試卷考試時間:90分鐘 分數(shù):90分 命題人:常春鳳I卷 選擇題(45分)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45分。下列每小題所給選項有一項符合題意,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涂在答題卡上)1.下列有關各種細胞器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內質網(wǎng)是一種網(wǎng)狀結構,是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B.高爾基體由扁平囊和小泡構成,是細胞分泌物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fā)送站” C.中心體是一種無膜結構的細胞器,存在于動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的細胞里 D.液泡是一種單層膜的細胞器,其內含葉綠素、花青素等色素2.一般情況下,下列不用2n表示的是A.一個DNA分子復制n次后產生的DNA分子數(shù)B.含有n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的個體產生的配子的種類數(shù)C.含有n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的自交后代的型種類數(shù)D.含有n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的自交后代的型種類數(shù)3.A和a位于染色體的位置(不考慮互換和突變)可能是A. A位于①上,a位于⑤上     B. A位于⑤上,a位于⑦上C. 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⑤和⑧上D. 該細胞只有A,分別位于②和⑥上4.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的相同點是①反應場所都有線粒體 、诙夹枰傅拇呋 ③反應場所都有細胞質基質④都能產生ATP ⑤都經過生成丙酮酸的反應  都能產生水 反應過程中都能產生[H]  都能把有機物徹底氧化 A.  B. C. D.5.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與細胞分裂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體的生長發(fā)育是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結果B.細胞分化發(fā)生在生物體的整個生命進程中 C.細胞分化過程中細胞中的遺傳物質逐漸減少D.細胞分裂是細胞分化的基礎6..下面是以小麥為實驗材料所進行的實驗,其中敘述正確的是A.將發(fā)芽的種子研磨液置于試管內,加入斐林試劑,試管內呈現(xiàn)磚紅色沉淀,這是因為發(fā)芽的小麥種子中含有還原性糖B.利用小麥葉片進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時,葉片需要用酒精進行脫色處理,實驗結果是綠色分布在細胞質,紅色分布在細胞核C.用顯微鏡觀察小麥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可觀察到有絲分裂的圖像,從而判斷出每個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D.若利用小麥根毛細胞進行質壁分離實驗,由于觀察的細胞無色透明,為了取得更好的觀察效果,調節(jié)顯微鏡的措施是縮小光圈或換平面反光鏡 對下列幾種微生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酵母菌、谌樗峋、巯趸毦、芩{藻、轃煵莼ㄈ~病毒、奘删wA.從組成成分上看,所有生物都含有蛋白質和DNAB.從結構上看,①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為原核生物C.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上看,①②③是分解者,④是生產者D.從同化作用類型上看,①②為異養(yǎng)型,③④為自養(yǎng)型 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則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B.分子式為C63H10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鍵數(shù)目是16個C.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氫來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氫D.10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有9個—CO—NH—,稱為九肽 不同生物含有的核酸種類不同。下列各種生物中關于堿基、核苷酸、五碳糖種類的描述正確的是ABCDT4噬菌體煙草葉肉細胞煙草花葉病毒豌豆根毛細胞堿基5種5種4種8種核苷酸5種8種8種8種五碳糖1種2種2種2種 下列關于糖類物質對應正確的是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糖類②植物細胞主要的能源物質③存在于葉綠體而不存在于線粒體內的糖類④存在于動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臟細胞中的糖類A.核糖、纖維素、葡萄糖、糖原B.脫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脫氧核糖、糖原D.脫氧核糖、纖維素、葡萄糖、糖原B.兩種肌纖維均可在細胞質基質中產生丙酮酸、[H]和ATPC.短跑時快肌纖維無氧呼吸產生大量乳酸,故產生酸痛感覺D.慢跑時慢肌纖維產生的ATP,主要來自于線粒體內膜13. 某植物葉片不同部位的顏色不同,將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錫箔紙遮蔽葉片兩面,如圖所示。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時間,去除錫箔紙,用碘染色法處理葉片,觀察到葉片有的部位出現(xiàn)藍色,有的沒有出現(xiàn)藍色。其中,沒有出現(xiàn)藍色的部位是A.a、b和dB.a、c和eC.c、d和eD.b、c和e14. 如圖是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過程中DNA含量變化的圖 解,下列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①在AB段,DNA進行復制,所需的酶有解旋酶和DNA聚合酶 ②若該細胞為動物細胞,由細胞膜、核膜、內質網(wǎng)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和中心體膜等構成其生物膜系統(tǒng)、廴粼摷毎侵参锛毎,在CD段該細胞中央平面將出現(xiàn)赤道板、苋粼摷毎莿游锛毎,在BC段該細胞中有中心體在活動、萑粼摷毎峭艿募t細胞,在BC段不會出現(xiàn)染色體和紡錘體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①④⑤III染液,發(fā)現(xiàn)滿視野都呈現(xiàn)橘黃色,于是滴1-2滴50%鹽酸洗去浮色 ②取新鮮的菠菜葉,加少許SiO2和無水乙醇,研磨液呈黃綠色。于是判斷是菠菜葉用量太少導致 ③在紙層析法分離葉綠體中色素的結果中,藍綠色帶最寬,可判斷為葉綠素a含量最多 ④乳酸菌、酵母菌和藍藻的細胞內都有核糖體和染色體⑤測定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時需在暗處進行,可避免光合作用對實驗結果的影響A.①②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⑤17. 以下關于核酸的敘述中,錯誤的有 ①甲流病毒由于無細胞核,所以不含核酸 ②乳酸菌內核酸、核苷酸、堿基的種類分別為28、5 ③核酸徹底水解的產物有核苷酸、含氮堿基、五碳糖、磷酸 ④核酸有遺傳、變異、催化、調節(jié)、供能等作用A.③④ B.①② ③ ④C.①③ ④ D.①④ 18.下列關于胰島細胞中物質運輸?shù)耐緩,可能存在的是A.CO2:細胞質基質產生→細胞膜→B.RNA聚合酶:核糖體→細胞質基質→細胞核C.胰島素:高爾基體→內質網(wǎng)→細胞膜→D.葡萄糖:→細胞膜→細胞質基質→線粒體 根據(jù)面光合作用圖解,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過程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中B.過程發(fā)生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C.~依次為[H]、ATP、CO2、(CH2O)D.的化學性質不穩(wěn)定,其分解過程不需要酶的催化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和功能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等生物沒有線粒體,只能進行厭氧呼吸B.細胞核和細胞質間通過核孔有選擇地交流物質,體現(xiàn)了膜的選擇透性C.脂雙層,兩層并不是完全相同的D.21. 由1分子磷酸,1分子堿基和1分子化合物a構成了化合物b,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B.若a為核糖,則b為DNA的基本組成單位C.若m為尿嘧啶,則DNA中肯定不含b這種化合物D.若a為脫氧核糖,則由b構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8種22. 下列關于影響酶反應速率(V)因素的研究中,條件控制和預期結果的關系合理的是A.有足夠的底物,溫度、pH等條件適宜且恒定——V與酶濃度成正比B.酶濃度恒定,溫度、pH等條件適宜且恒定——V與底物濃度成反比C.酶濃度和底物一定,在pH適宜的條件下——V與溫度成反比D.酶濃度和底物一定,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V與pH成正比23.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正確的有①長跑時,人體產生的CO2是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共同產物 ②若細胞內Na+濃度偏高,為維持Na+濃度的穩(wěn)定,細胞消耗ATP的量增加、廴嗽诤鋾r,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細胞產生ATP的量增加、苋嗽陴囸I時,細胞中ATP與ADP的含量難以達到動態(tài)平衡A.一項 B.二項 C.三項 D.四項2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酶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和脫氧核糖核苷酸酶通過為反應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來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紅細胞運輸?shù)难鯕獗桓渭毎糜谟醒鹾粑,至少經過6層生物膜如果將葉綠體的所有色素提取出來,并放于有光條件下,那么水的光解依舊進行25. 下圖為四種不同細胞的比較結果,正確的是選項細胞細胞壁光合作用細胞全能性藍藻細胞有有B根尖分生區(qū)細胞有無有有C兔成熟紅細胞無無D蛙受精卵無無有有 右圖是雌激素與相應受體結合情況示意圖,以下敘述錯誤的是A.由圖可知雌激素相應的受體在細胞內B.雌激素通過細胞膜的方式是擴散C.該“激素—受體”復合體能直接影響遺傳信息的轉錄過程,從而影響蛋白質的合成D.雌激素與相應受體結合后形成“激素—受體”復合體,穿過兩層膜并作用于核內DNA4等份,在不同溫度下分別暗處理1h,再光照1h(光照強度相同),測其重量變化,得到如下的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的結論是組別一二三四溫度(℃)27282930暗處理后重量變化(mg)-1-2-3-1光照后與暗處理前重量變化(mg)+3+3+3+1注:凈光合速率=實際光合速率-呼吸速率A.該植物光合作用最適溫度是27℃ B.該植物在29℃時的凈光合速率為6mg/hC.27℃~29℃的凈光合速率相等 D.30℃下實際光合速率為2mg/h29.了測定呼吸商(RQ=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量/細胞呼吸消耗的O2量),取右側裝置3組,甲組為A處放一定質量櫻桃、B處放一定量NaOH溶液,乙組為A處放等量櫻桃、B處放等量蒸餾水,丙組為A處放等量死櫻桃、B處放等量蒸餾水。相同時間后,觀察液滴移動情況是: 甲組左移量為X,乙組左移量為Y,丙組右移量為Z。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X代表的是甲組櫻桃細胞呼吸產生的CO2量B.甲組和乙組為相互對照.自變量是NaOH溶液C.丙裝置的作用是校正,氧氣實際消耗量為(X+Z) D.RQ=(X-Y+2Z)/(X+Z) 30. 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做“觀察洋蔥表皮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這個實驗時,在實驗室老師的幫助下,進行了一系列的創(chuàng)新實驗,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如下表。對表的推斷或解釋不正確的是實驗組5分鐘的現(xiàn)象再過5分鐘滴加清水5分鐘①0.3g?ml-1蔗糖溶液x無變化質壁分離復原②0.5g?ml-1蔗糖溶液質壁分離y無變化③1 mol?l-1 KNO3溶液質壁分離質壁河北冀州中學2014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B卷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10321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