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已經步入高三了,大家對各科的知識點掌握了多少呢?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高三歷史復習筆記,希望大家喜歡,也希望高三歷史復習筆記對大家有幫助。
一、 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
1、概念及其相互關系:
專制制度(中央的決策方式):皇帝個人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于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大權,都具有隨意性和獨斷性。 中央集權(相對于地方分權而言):全國各種軍政大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執(zhí)行中央的政令。
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有密切的關系,不能把它們截然分開。在中國歷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權,中央集權就是以皇帝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壟斷一切權利。包括秦漢在內,我國封建社會基本的國家形式就是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緊密聯(lián)系,皇帝個人既體現(xiàn)了專制主義,又反映了中央集權的貫徹。
2、形成原因和條件:
原因:A、經濟上: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B、政治上:隨著經濟力量的增長,新興地主階級迫切要求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以維護其政治和經濟利益;同時也是鞏固國家統(tǒng)一的需要;C、思想上:戰(zhàn)國時法家韓非子關于中央集權和法制的思想,為秦建立中央集權制奠定了理論基礎;D、實踐上:戰(zhàn)國時商鞅變法,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其中地方上建立縣制的規(guī)定,強化了國君在政治上對國家統(tǒng)一的權力。這為秦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客觀條件:A、春秋戰(zhàn)國的混亂局面和周王室的軟弱無力是歷史的教訓,也是這種制度產生的客觀歷史背景;B、秦的統(tǒng)一和強盛。
3、演變歷程:(1)、戰(zhàn)國時期:初步形成 (各國的變法運動、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權和依法治國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的中央集權理論);
(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3)、西漢:空前加強 (漢承秦制、有因有革);
(4)、東漢:進一步加強(加強監(jiān)察制度等);
(5)、隋唐:進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度);
(6)、北宋:強化(北宋采取措施,使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得以強化);
(7)、元朝:新發(fā)展(中央的中書省、宣政院和樞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
(8)、明清:達到頂峰(明朝時君主專制空前強化的措施、清朝時增設軍機處和大興文字獄等);
(9)、反君主專制民主思想的產生(李贄、黃宗羲等)。
(10)、結束: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總結】:為大家介紹的高三歷史復習筆記就到這里了,大家一定要好好掌握知識點,只有掌握好知識點,才能熟練地運用到題中去,預祝大家高考成功。
瀏覽了本文的讀者也瀏覽了: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 > > >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117091.html
相關閱讀:高考最后一個月各科提分技巧: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