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備考復習已經進入中期階段,這是個困難期,也是個關鍵期。這段時間的學習安排是否得當,備考是否合理科學,復習過程進展是否順利,對以后的復習,乃至高考都會產生巨大的、無回轉可能的影響。有鑒于此,結合以往考生的經驗教訓,就念書、心理和身體等方面問題,擇其要點,給大家提個醒。
先說學習方面:
在這個階段要對考試中所需的原則性內容(包括公式、定理、原理、規(guī)律等)加強記憶,做到爛熟于心;而對一些綜合性的東西,尤其是文科考生所要面對的所謂“大題”沒有必要死記硬背,因為記憶規(guī)律告訴我們,這樣做效率太低。
如果還沒有完成,甚至還沒有開始進行各學科知識、能力要點梳理總結的同學,必須在老師的幫助之下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工作。提出這個問題的原因很簡單,一是很多同學把一味做題當成高三復習的全部,忽視了知識與能力的系統(tǒng)性在高考當中的反映;二是惟有建立有針對性的知識能力體系,才能在考試中找到恰當的方法,才能有大家所謂的“思路”;沒有思路的做題準確率就會大大的降低,這是已經被太多考生的經歷所證明的。而處在復習的中期階段,由于我們大家對高考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此時進行知識、能力體系的梳理總結是最恰當的時期;當這種體系基本形成之后,還要有一個在復習中印證、實踐、調整、熟練乃至形成意識,養(yǎng)成習慣的過程,這一過程是需要時間的,再晚,怕就來不及了。以此作為基礎,要有針對性地進行以訓練科學解答高考要求的每一個知識點、能力點問題的基本路徑、方法。這一過程中要求有一定的題目數量,但是足夠量的題目必須是經過篩選的。
再說心理方面:
高三進行到這個時候,按常規(guī)講不緊張的同學應該是很少了。而此時的緊張又與剛上高三是有很大的區(qū)別。如果說當時是對高三了解很少而產生由盲目引起的緊張,那么,現在則是很“具體”的緊張了:時間緊,有些忙不過來;考過幾次試,成績起伏不定,或與自己的理想有一定差距,并且努力彌補但成效不大;學習集體中有些同學進步較大給自己帶來的壓力……
分析這些現象,使我們不難發(fā)現主要原因:對自己的現狀、目標的分析不夠客觀、清晰;對備考過程中的每一次考試目的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不能從彌補漏洞、逐步完善自己、不斷熟悉高考內容與形式的角度看待平時的訓練。
化解這些緊張的方法,我認為挺簡單:客觀地確定自己的奮斗目標,從知識、方法、能力、思維、意識角度,認真分析每一次考試結果,借此制定到下一次考試之前的復習重點,并認真去完成。試一試,應該有作用。
第三說幾句身體方面:
我總認為,準備高考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身體則是這個系統(tǒng)中的基礎。而這是到此階段被大家普遍忽視的一個問題———但確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這里我不想掩飾自己的觀點,要想有好成績,必須有足夠的時間、精力、體力的付出,這付出是建立在“你有”的基礎之上的。這一階段,很多同學會感覺到很疲憊,這其中有“假疲勞”的問題,要靠我們的意志品質來解決;而平時進行適當的身體鍛煉,注意良好的高三階段飲食習慣的養(yǎng)成則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153207.html
相關閱讀:2014高考語文字詞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