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建省廈門市2014屆高三上學期教學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答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三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試卷說明:

廈門市2013-2014學年(上)高三質(zhì)量檢測語 文 試 題(滿分:150分 考試時間:150分鐘)1.考生請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及所有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題要求,請見答題卡上的“注意事項”。一、古代詩文閱讀(27分)(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1.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2)(3)(4)(5)(6)15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題。(15分)書吳、潘二子事[清]顧炎武蘇之吳江有吳炎、潘檉章二子,皆高才,當國變后,年皆二十以上,并棄其諸生,以詩文自豪。既而曰:“此不足傳也,當成一代史書,以繼遷、固之后。”于是購得《實錄》,復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懷紙吮筆,早夜??。其所手書,盈床滿篋,而其才足以發(fā)之。及數(shù)年而有聞,予乃亟與之交。會湖州莊氏難作。莊名廷?。目雙盲,不甚通曉古今。以史遷有“左丘失明,乃著《國語》”之說,奮欲著書。廷?招致賓客,日夜編輯為《明書》。廷?死,其父胤城流涕曰:“吾三子皆已析產(chǎn),獨仲子死無后,吾哀其志,當先刻其書而后為之置嗣。”遂梓行之。慕吳、潘盛名,引以為重,列諸參閱姓名中。書凡百余帙,頗有忌諱語,本前人詆斥之辭未經(jīng)刪削者。莊氏既巨富,浙人得其書,往往持而恐嚇之,得所欲以去。歸安令吳之榮者,以贓系獄,遇赦得出。有吏教之買此書,恐嚇莊氏。莊氏欲應之,或曰:“踵此而來,盡子之財不足以給,不如以一訟絕之!彼熘x之榮。之榮告諸大吏,大吏佑莊氏,不直之榮。之榮入京師,摘忌諱語,密奏之。四大臣大怒,遣官至杭,執(zhí)莊生之父及其兄廷鉞及弟侄等,并列名于書者十八人,皆論死。其刻書鬻書,并知府、推官之不發(fā)覺者,亦坐之。發(fā)廷?之墓,焚其骨,籍沒其家產(chǎn)。所殺七十余人,而吳、潘二子與其難。當鞫訊時,或有改辭以求脫者。吳子獨慷慨大罵,官不能堪,至拳踢仆地。潘子以有母故,不罵亦不辨。其平居孝友篤厚,以古人自處,則兩人同也。予之適越過潘子時,余甥徐公肅新狀元及第。潘子規(guī)余慎無以甥貴稍貶其節(jié),余謝不敢。二子少余十余歲,而予視為畏友,以此也。方莊生作書時,屬客延予一至其家。予薄其人不學,竟去,以是不列名,獲免于難。二子所著書若干卷,未脫稿,又假予所蓄書千余卷,盡亡。予不忍二子之好學篤行而不傳于后也,故書之。且其人實史才,非莊生者流也。(選自《顧炎武詩文選譯》,有刪節(jié))2.對下列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予乃亟與之交 亟:經(jīng)常B. 遂謝之榮謝:感謝C. 官不能堪堪:忍受D. 予之適越過潘子時3.下列四組中,全部屬于“莊氏難作”原因的一組是(3)①復旁搜人家所藏文集奏疏②書凡百余帙,頗有忌諱語③浙人得其書,往往持而恐嚇之④摘忌諱語,密奏之⑤四大臣大怒⑥所殺七十余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②④⑤4.下列文章對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吳炎、潘檉章兩個人都是游戲人才,明亡后他們放棄了科舉之路,以寫作詩文而自豪。B. 吳炎、潘檉章認為只有寫出一代史書才能流傳后世,因此參與編輯莊廷?的《明書》。C. 潘檉章被捕后沒有想?yún)茄啄菢涌犊愒~,痛罵不絕,主要是因為擔心連累母親。D. 作者詳敘了吳炎、潘檉章兩人蒙難的原因和經(jīng)過,表達了對他們的同情與懷念之情。5.把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 (1)(2)方莊生作書時,屬客延予一至其家。6分)6.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題目。(6分)晚泊潯陽望廬山[唐]孟浩然掛席①幾千里,名山都未逢。泊舟潯陽郭,始見香爐峰。嘗讀遠公②傳,永懷塵外蹤。東林精舍近,日暮空聞鐘。[注]①掛席:揚帆。②遠公:東晉高僧慧遠。刺史桓伊曾在廬山為他建造禪寺,名“東林精舍”。 (1)一、二兩聯(lián)運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2)三、四兩聯(lián)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析。(3分) 答: 二、文學名著、文化經(jīng)典閱讀(16分)(一)文學名著閱讀(10分)7.下列各項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 覺慧為了試探鳴鳳,并報復她的冷淡,便說要告訴太太,早點把她嫁出去。鳴鳳聽后很傷心。覺慧見狀,既得意又有點后悔。(《家》)B. 吳老太爺死后,《太上感應篇》成了他兒媳婦林佩瑤的精神慰藉。后來,林佩瑤與人外出游玩時,不小心把這本書弄丟了。(《子夜》)C. 在伽西莫多慘遭鞭刑和曝曬時,克洛德靠近刑臺,示意伽西莫多要忍受苦痛,不能把他出賣。伽西莫多低頭表示順從。(《巴黎圣母院》)D. 流放途中,馬斯洛娃因被男犯人糾纏而心境陰郁,見到涅赫柳多夫時態(tài)度不和氣。涅赫柳多夫感到很痛苦,卻不明原因。(《復活》)E. 歐也妮偷看了夏爾的兩封信,為他要與貴婦人分手而高興,又因為他要出國謀生缺旅費而著急。于是,她拿出私房錢饋贈夏爾。(《歐也妮?葛朗臺》)8.簡答題。(選做一題)(5分) (1)閱讀下面的《三國演義》片段,回答問題。程秉抱頭鼠竄,回奏吳主曰:“蜀從不講和,誓欲先滅東吳,然后伐魏。眾臣苦諫不聽,如之奈何?”權大驚,舉止失措。(第83回)使蜀“誓欲先滅東吳”的是什么事?此后,孫權一方如何應對?請復述原著相關情節(jié)。 (2)閱讀下面的《紅樓夢》片段,回答問題。鳳姐越想越生氣,歪在枕頭上只是出神,忽然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叫:“平兒來,”平兒連忙答應過來。鳳姐道:“我想這件事竟該這么著才好。也不必等你二爺回來再商量了!保ǖ67回)“這件事”指的是什么事?此后,鳳姐如何處理這件事?請復述原著相關情節(jié)。選答第( )題答: (二)文化經(jīng)典閱讀(6分)9.閱讀下面的《論語》和《孟子》選段,回答問題。(6分)①子華①使于齊,冉子為其母請粟。子曰:“與之釜②!闭堃姊。曰:“與之庾!比阶优c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適齊也,乘肥馬,衣輕裘。吾聞之也,君子周急不繼富!保ā墩撜Z?雍也》)②孟子曰:“可以取,可以無取,取,傷廉:可以與④,可以無與,與,傷惠⑤!保ā睹献?離婁下》)[注]①子華:即公西赤。下文的“冉子”即冉求。②釜:一釜合當時六斗四升。下文的“庾”,一庾合當時二斗四升;下文的“秉”,一秉合當時一百六十斗。③益:增加。④與:給。⑤惠:恩惠,德惠。 (1)2分) 答: (2)五秉 之粟24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人文精神南帆當下的文化領域彌漫著濃烈的世俗氣息,人們可以察覺到文化領域的某種隱蔽性失衡。文學的深刻正在演變?yōu)橐环N招人嫌棄的品質(zhì),哲學僅僅是少數(shù)人關注的精神奢侈品,歷史不得不接受各種“戲說”的粗暴調(diào)侃……市場的影響遠遠超出了單純的經(jīng)濟范疇,但是,這并未否定“人文精神”的意義!叭宋木瘛钡某珜П砻,市場之外存在另一些價值體系。一位女士愿意支付更高的價錢購買一套心儀的服裝時,美學追求占據(jù)了上風;一位教授愿意接受低廉的報酬從事公益講座,或者一名公職人員愿意利用休假進入醫(yī)院無償?shù)負瘟x工,這時,善的追求壓倒了個人利益的獲取。一個正常的社會通常擁有多種價值體系。它們與市場的追求構成了內(nèi)在的平衡和相互制約,這是一個社會合理的精神結(jié)構!叭宋木瘛钡脑~源通常必須追溯到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打碎中世紀的神學枷鎖,張揚人的尊嚴與價值,包括正視人的現(xiàn)世幸福和正常的欲望,這時的“人文精神”被視為一面解放的旗幟。重提“人文精神”,這時的解放不再是摧毀中世紀的教會系統(tǒng),而是指向了財富的盲目積聚以及不知饜足的貪欲。如果說財富與欲望都曾經(jīng)扮演過人類解放的工具,那么,這兩者也會不知不覺地演變?yōu)槿祟惖男滦图湘i。不幸的是,許多人對財富的攫取正在成為他們唯一的人生渴求。這時,生活的手段已經(jīng)轉(zhuǎn)變?yōu)樯畹哪康。人文精神的匱乏既是這種顛倒的原因,也是這種顛倒的癥候!耙匀藶楸尽笔恰叭宋木瘛钡倪壿嬈瘘c,人的價值成為調(diào)節(jié)各種評價指標的核心范疇。盡管物質(zhì)財富的生產(chǎn)和分配仍然是現(xiàn)代社會最為顯赫的主題,但是,人類的標準形象并非經(jīng)濟動物。迄今為止,人類文化同時包括了道德、法律、宗教信仰、政治理想、社會制度、文學藝術等等諸多領域。如果上述領域完全撤出社會的話,經(jīng)濟活動會逐漸癱瘓。如果一個民族贏得的文化評語是“見利忘義”、“哲學的貧困”或者“藝術沙漠”,這種恥辱是金山銀山的耀眼光芒所無法掩蓋的。財富沒有錯,經(jīng)濟活動的中心位置也沒有改變。然而,當財富積累到一定的數(shù)量之后,一系列新的問題必將陸續(xù)浮現(xiàn):財富的終極意義是什么?是否存在財富之上的更高追求? “人文精神”的基本含義及其歷史演變,可能給我們提供更多方面的啟迪。(選自2013年12月3日《人民日報》,有刪改)10.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當下的文化領域出現(xiàn)某種隱蔽性失衡,是因為濃烈的世俗氣息彌漫于文化生活。B.市場之外還存在另一些價值體系,說明一個人的行為選擇應該拒絕利益訴求。C.從歷史角度看,“人文精神”曾是將人性從中世紀神學枷鎖中解放出來的一面旗幟。D.一個民族如果只能贏得“哲學的貧困”等負面性評價,這種恥辱是難以被掩蓋的。11.“人文精神的匱乏既是這種顛倒的原因,也是這種顛倒的癥候!闭埡喴f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2分) 答: 12.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倡導“人文精神”有什么意義?請結(jié)合全文簡要概括。(4分) 答: 福建省福建省廈門市2014屆高三上學期教學質(zhì)量檢測語文試題(含答案)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04676.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