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學生要想提高高三化學復習效率,就要注重學習方法的探索,掌握學習要點,北京理科榜眼認為知識與能力并重。
徐凡(保送入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習,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二名):
數、理、化三科中,化學是最實際的了。在化學學習中建立起一個知識網絡就顯得更為重要;瘜W復習一般劃分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計算、實驗等幾大部分。其中元素化合物這一塊知識較為瑣碎,可按照族序數歸類總結,下述步驟或許可行:
一、物理性質。物理性質有元素單質、化合物的顏色、狀態(tài)、熔沸點等等。莫要小看這些東西,就拿顏色來說吧,某些類似于“淡黃色固體”、“黑色粉末”的說法常為出題者所鐘愛。而在作物質推斷題時,通過物理性質進行猜測??由于猜測范圍較小,這往往是可行的??再用化學性質驗證,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如熔沸點問題,SO3與HF是需要多加小心的,如果遇到比較微粒摩爾數問題,腦筋就要轉個彎,到這方面來想想。如果還附帶上了有機物,熔沸點就亂了套,雖然也有規(guī)律可循,不過恐怕已超“綱”,就不再敘述了。
二、化學性質。對于化合物,首先想想化學鍵有沒有問題,然后就是反應式了。對于化學方程式切不可一個一個背,而要聯系起來看。每一個方程式都可以歸結為反映了某種反應物或生成物的性質。對這些性質加以區(qū)別(如氧化性、還原性等),然后以這種特殊物質的基點向外輻散出去,就可以形成一個網絡。這里要注意的是反應條件,應加以區(qū)別。對這些居于網絡基點的物質也要特別加以重視。
對于有機物的分析大致相同。要注意的是有機物的化學鍵尤其是極性鍵是非常重要的,一定程度上是它決定著有機物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因此,有余力的話,應對其極性鍵電子云的形狀,結構、偏轉以及由此帶來的影響有一定了解。這對理解有機物性質是很有幫助的;瘜W實驗也是高考的一個重點。對實驗的總結也是親自做為宜,若無此條件,恐怕也只能“紙上談兵”了。化學實驗的基礎是要掌握各種基本儀器的用途及其精確度、適用范圍等。如滴定管可精確至0.01mL,燒杯不可直接加熱,要墊石棉網等等。而針對具體實驗,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寫出反應方程式,然后要畫出裝置圖。我以為掌握裝置圖是掌握一個實驗的基礎。最后對實驗中的各處細節(jié)要加以記錄,如溫度計的插入深度,什么時候才可以;鸬鹊龋驗檫@可能就是考點。以上這些是為了培養(yǎng)一種實驗素質。考題不太可能出已做過的一模一樣的實驗,但萬變不離其宗,有了這種素質,當可應萬變。
來源:新東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83457.html
相關閱讀:高三復習計劃要提前 結合自身狀況按月制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