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游第二高級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一、選擇題Ⅰ:(本大題共0小題,每小題1分,共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在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實驗中,赫爾希和蔡斯分別用 32P和 35S標記噬菌體DNA和蛋白質,在下圖中標記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A.①、④ B.②、④ C.①、⑤ D.③、⑤.在實驗中,常用雙縮脲試劑來鑒定蛋白質的存在。下列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不能產生紫色反應的是.組成蛋白質的各種氨基酸的混和液.適宜條件下經胃液充分處理的蛋清溶液.高溫處理的蛋清溶液D.適宜條件下經胰液和腸液充分處理的蛋清溶液.下面是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圖甲,其中的數(shù)字為氨基酸序號)及肽鏈的部分放大圖(圖乙),請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蛋白質有124個肽鍵B.圖乙所示結構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C.從圖乙可推知該肽鏈至少含有2個游離的羧基D.合成該肽鏈時,直接決定其氨基酸種類和順序的是mRNA上堿基的排列順序.右圖為人體神經細胞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A.神經細胞含有DNA的膜性細胞器是線粒體B.該圖中③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C.該圖中④為突觸,共有5個D.構成①的化學成分主要是脂質和蛋白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①肌細胞含線粒體較多;②胃腺細胞分泌胃蛋白酶,合成它的場所是內質網上的核糖體;③肝細胞不能合成胃蛋白酶,說明其DNA分子中不含控制胃蛋白酶合成的基因;④汗腺細胞和唾液腺細胞都有較多的核糖體和高爾基體;⑤甲狀腺細胞能分泌甲狀腺激素但不能合成酶;⑥乳汁中的免疫蛋白被嬰兒小腸被吸收通過主動轉運,消耗能量;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 D.③⑤⑥.下列有關細胞結構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①生物的細胞壁都可以通過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分解掉②藍藻在生物進化中起著重要作用,因為藍藻具有葉綠體,能夠進行光合作用③線粒體的基因在遺傳時也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④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能夠產生ATP的場所有葉綠體、線粒體和細胞溶膠⑤線粒體、葉綠體內可以合成DNA、RNAA.①②③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②⑤.下列有關ATP的敘述,其中不正確的是A.人體內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線粒體,但也能產生ATPB.ATP中的能量可以來源于光能化學能,也可以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C.在有氧與缺氧的條件下,細胞溶膠中都能形成ATPD.ATP中的A”表示腺苷,由腺嘌呤和脫氧核糖組成.圖表示一個酶促反應,它所能反映酶的一個特性和A、B、C最可能的物質依次是.高效性 蛋白酶 蛋白質 多肽.專一性 淀粉酶 淀粉 麥芽糖.專一性 麥芽糖酶 麥芽糖 葡萄糖D.高效性 脂肪酶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9.下圖表示某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過程中物質變化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2過程消耗的ATP來自1、3、4、5過程產生的ATPB.1、2過程在葉綠體中,3、4、5過程在線粒體中進行C.1過程產生的[H]參與2過程,3和4過程產生的[H]與氧結合產生水D.高等植物所有的細胞都可以進行1、2、3、4、5過程8.紫色洋蔥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后,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正確圖示是A B C D11.為細胞分裂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分析可得出A.圖中L點→M點所示過程為受精作用B.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體積明顯增大的時期是OP段C.若在A點將核DNA帶上同位素標記,則在GH段可檢測到有放射性的脫氧核苷酸鏈占50%D.在圖中的GH段和OP段,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組數(shù)是相等的下圖表示某二倍體生物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請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細胞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B.該細胞中1與2、3與4是同源染色體C.若 1是Y染色體,則2也是Y染色體3與4為常染色體D.該細胞中有兩個染色體組,1與2為—組,3與4為一組.某生物內的嘌呤堿基占總數(shù)的44%,嘧啶堿基占總數(shù)的56%,該生物不可能是.T2噬菌體.煙草花葉病毒 C.大腸桿菌 D. 14.關于右圖示DNA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A.限制性內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DNA連接酶作用于部位③B.該DNA的特異性表現(xiàn)在堿基種類和(A+T)/(G+C)的比例上C.若該DNA中A為P個,占全部堿基n/m(m>2n),則G的個數(shù)為(pm/2n)-pD.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養(yǎng)液中復制2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15.科研人員研究發(fā)現(xiàn)一種名為RHOGDl2的基因,該基因有助于避免癌細胞擴散。發(fā)現(xiàn)攜帶此基因的癌細胞會失去轉移能力。該基因的作用最可能的是.該基因在癌細胞內表達后使癌細胞迅速衰老.當這種基因添加到癌細胞后,在癌細胞中表達并產生一種糖蛋白.在癌細胞中表達并產生一種蛋白質,由此使癌細胞迅速分化為其他組織、器官D.該基因在癌細胞內表達后使癌細胞的DNA復制受阻,停止細胞分裂D.合成的DNA聚合酶:核糖體一細胞溶膠一細胞核19.某高等生物基因型為AaBb,經減數(shù)分裂能產生四種數(shù)量相等的配子。右圖為其體內的某個細胞,則A.該狀態(tài)下的細胞發(fā)生了基因重組B.②與④上的基因分離體現(xiàn)了分離定律C.圖中基因位點①、②、③、④可能分別是A、b、B、bD.該狀態(tài)下的細胞含有4個染色體組,其中②和③所在染色體組成一個染色體組20.位于常染色體上的A、B、C三個基因分別對a、b、c完全顯性。用隱性性狀個體與顯性純合個體雜交得F1,F(xiàn)1測交結果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則下列正確表示F1基因型的是21.已知玉米有色籽粒對無色籽粒是顯性。現(xiàn)將一有色籽粒的植株X進行測交,后代出現(xiàn)有色籽粒與無色籽粒的比是1:3,對這種雜交現(xiàn)象的推測不確切的是A.測交后代的有色籽粒的基因型與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無色籽粒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C.玉米的有、無色籽粒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D.測交后代的無色籽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種22.下列有關生命的物質基礎和結構基礎的闡述,錯誤的是( )A.ATP、染色質、質粒、磷脂共有的化學元素包括C、H、O、N、PB.線粒體、核糖體、質粒、酶等結構或物質中只有酶一定沒有核糖參與組成C.糖蛋白、抗體、RNA聚合酶、限制性內切酶都是具有識別作用的物質D.假設某基因在控制合成兩條多肽鏈的過程中,產生的水分子數(shù)為a,則組成該基因的堿基個數(shù)至少有(6a+12)23...27.下圖表示一項重要的生物技術,對圖中物質a、b、c、d的描述,正確的是A.a的基本骨架是磷酸和核糖交替連接而成的結構B.要獲得相同的粘性末端,可以用不同的b去切割a和dC.c連接雙鏈間的氫鍵,使粘性末端處堿基互補配對D.若要獲得未知序列的d,可到基因庫中去尋找.9.關于現(xiàn)代生物技術相關知識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A.動物細胞培養(yǎng)與動物組織培養(yǎng)均需使用胰蛋白酶處理B.試管苗、試管牛和克隆羊都屬于無性生殖且能保持母本性狀C.用限制酶切割一個DNA分子,獲得一個目的基因,同時有兩個磷酸二酯鍵被水解D.植物細胞,能克服遠源雜交不親和的障礙,培育出的新品種一定不是單倍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生質體的結構是由細胞膜、液泡膜以及這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組成B.用酶解法獲得原生質體后,可以用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對其活力進行檢查C.DNA連接酶能將單個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鍵,且需要模板D.人的胰島素基因可以插入到奶牛的染色體上,是因為它們的DNA都是有規(guī)則的雙螺旋結構,而且DNA的基本組成單位相同、選擇題:(本大題共0小題,每小題分,共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與復原、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探究溫度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這三個實驗的共同點是 A.實驗設計中都需要有對照 B.實驗過程中都需要進行加熱C.實驗結果都有顏色變化 D.實驗材料都始終保持生物活性2.在誘導離體菊花莖段形成幼苗的過程中,下列生命活動不會同時發(fā)生的是( )A.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B.光能的吸收與轉化 C.ATP的合成與分解 D.基因的突變與重組33.右圖表示雄果蠅細胞分裂過程中DNA含量的變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A.若圖1表示減數(shù)分裂,則圖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體分開B.若圖1表示減數(shù)分裂,則圖1的BC段一個細胞中可能含有0個或1個Y染色體C.若兩圖均表示有絲分裂,則兩圖的DE段一個細胞內只含有2個染色體組D.若圖1表示減數(shù)分裂、圖2表示有絲分裂,則兩圖的CD段都發(fā)生著絲粒分裂34.呼吸商(RQ=放出的CO2量/吸收的O2量)可作為描述細胞呼吸過程中氧氣供應狀態(tài)的一種指標。右圖是酵母菌氧化分解葡萄糖過程中氧分壓與呼吸商的關系,以下敘述正確的是.b點氧呼吸強度大于a點.呼吸商越大,細胞呼吸產生的CO2越多C.為延長水果的保存時間,最好將氧分壓調至c點D.c點以后細胞呼吸強度不隨氧分壓變化而變化35.Ⅳ號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條則致死。一對都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紅眼果蠅雜交(親本雌果蠅為雜合子),F(xiàn)1中( ) A.缺失1條Ⅳ號染色體的白眼果蠅占 B.紅眼雌果蠅占C.染色體數(shù)正常的紅眼果蠅占 D. 白眼雄果蠅占36.噴瓜有雄株、雌株和兩性植株.G基因決定雄株g基因決定兩性植株基因決定雌株。G對g是顯性g對是顯性.如:Gg是雄株.g是兩性植株.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Gg和G 能雜交并產生雄株 B.一株兩性植株的噴瓜最多可產生三種配子 C.兩性植株自交不可能產生雌株兩性植株群體內隨機傳產生的后代中,純合子比例高于雜合用噬菌體去感染體內含32P的細菌,在細菌解體后,含32P的應該是A.部分噬菌體DNA .全部子代噬菌體DNA C.子代噬菌體所有部分 .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2007 年11月下旬,美國和日本的兩個研究小組幾乎同時宣布成功將人體皮膚細胞改造成了幾乎可以和胚胎干細胞相媲美的多功能干細胞—“iPS細胞”,人類iPS 細胞可以形成神經元等人體多種組織細胞。以下有浙江省龍游第二高級中學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606439.html
相關閱讀:天津市紅橋區(qū)2015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 生物 暫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