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回望高三復習歷程,小編不得不說其中的第一輪復習極其重要,它將涵蓋所有的知識點,是我們對所學知識查缺補漏的最好機會,也可以說是全面復習的唯一機會,下面是“2014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萬能答題技巧”歡迎大家參考!
1.正推法
正推法即根據(jù)題目的已知條件直接推論或計算出答案,然后再與題目中所給定的供選答案相對照,與之相同者即為應選答案。通過計算來確定答案的選擇題或考試目標屬識記層次的選擇題多用這種方法解答。
解題方法
例 一對表現(xiàn)正常的夫婦第一胎生了一個白化病的兒子,那么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是白化病的幾率是( )
A 1/4 B 1/8 C 1/16 D 1/9
解 白化病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這一對表現(xiàn)正常的夫婦第一胎生了一個白化病的兒子,可斷定雙方的基因型一定都是雜合的(Aa)。由此可知,第二胎生出白化病患兒幾率應是1/4.第三胎生出白化病患兒的幾率也是1/4.所以,第二胎和第三胎都是白化病的幾率應1/4×1/4=1/16.因此,應選C.
2.反推法
反推法即從供選答案出發(fā)反過來推導,結果與題意相符者即為應選答案。這種方法多用于供選答案中含有較多信息的選擇題
例 豌豆紅花對白花是顯性,下列各組系本雜交,能產生表現(xiàn)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后代的親本組合是( )。
A 純合白花與純合紅花 B 純合紅花與純合紅花
C 純合白花與雜合紅花 D 雜合紅花與純合紅花解 題干中有“子代中表現(xiàn)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故先考慮D.雜合紅花的基因型為Rr,純合紅花的基因型為RR. Rr可產生R和r兩種配子,RR可產生R一種配子,子代中可以出現(xiàn)RR、Rr兩種基因型的個體,且表現(xiàn)型皆為紅花,正好符合題干的意思。所以應選D.
3.正推反推并用法
正推反推并用法即先從題干入手進行正推,得出中間結論,然后由供選答案反推,結果與中間結論相符者,即為應選答案,這種方法適合于較復雜的選擇題。
例 雞的毛腿(F)對光腿(f)是顯性。豌豆冠(E)對單冠(e)是顯性,F(xiàn)有一只公雞甲與兩只母雞乙和丙,這三只雞都是毛腿豌豆冠,用甲與乙、丙分別進行雜交,它們產生的后代性狀表現(xiàn)如下:(1)甲×乙→毛腿豌豆冠,光腿豌豆冠 (2)甲×丙→毛腿豌豆冠,毛腿單冠 高中語文 公雞甲的基因型是( )。
A F F E E B F F E e C F f E e D F f E E
解 由題干中給出公雞甲的性狀是毛腿豌豆冠,由此可推知公雞甲的基因型為 F E ,A、B、C、D四個供選答案與之都符合,再從四個供選答案中逐一進行反推,B與(1)矛盾。D與(2)矛盾。A與(1)和(2)都矛盾。只有C與(1)(2)都相符合。因此應選C.
4.排除法
排除法即根據(jù)題干所給出的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將供選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個排除,剩下的就是應選答案。這種方法適合于多種形式的選擇題。
例 在植物細胞里,大量生成ATP的細胞是( )
A 葉綠體 B 核糖體
C 高爾基體 D 線粒體
解 葉綠體在光合作用中能產生一些ATP,但不是產生大量ATP;核糖體在合成蛋白質的過程中不但不能產生大量ATP,而且還要消耗ATP;高爾基體的活動也要消耗ATP.只有線粒體在進行有氧呼吸時才能產生大量的ATP.故本題答案為D.
5.綜合分析法
對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斷出正確答案的選擇題,常要進行細致的分析、嚴謹?shù)耐评、正確的判斷才可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這樣的方法稱為綜合分析法。解答復雜的選擇題多用此法
例 在某色盲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色盲外,其他人色覺均正常,這個男孩的色盲基因來自( )。
A 祖父 B 祖母 C 外祖父 D 外祖母
解 色盲是隱性伴性遺傳病,色盲男孩的基因型為XbY,根據(jù)伴性遺傳的交叉遺傳特點,該男孩的色盲基因來自母親,據(jù)其母親色覺正常,可知母親的基因型為XBXb,又根據(jù)外祖父色覺正常(無色盲基因),可知母親的致病基因來自外祖母。故此題的正確答案為D.
6. 準確判斷題目的限制條件,逐一找出題中的限制詞,如時間、空間、次數(shù)、性質、角度等,將選擇項與上述條件進行對照,從而作出正確判斷。
例題1. 某生物的體細胞含有42條染色體,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細胞內含有的染色單體、染色體和DNA分子數(shù)依次是( )
A. 42、84、84 B. 84、42、84 C. 84、42、42 D.42、42、84
題干中“體細胞”、“42條染色體”、“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單體、染色體和DNA分子數(shù)”就是限制詞。A項中染色體數(shù)為84,而減數(shù)分裂時不會有細胞內的染色體數(shù)是體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兩倍的時期;C項中的DNA分子數(shù)為42,在減一前期DNA分子數(shù)應是染色體數(shù)目的兩倍,并且其數(shù)目應與染色單體數(shù)目相等;D項中染色單體數(shù)為42,在減一前期染色單體數(shù)目應是染色體數(shù)目的兩倍,且其數(shù)目應與DNA分子數(shù)相等,因而這三項均不合題意。B項中染色單體數(shù)和DNA分子數(shù)是染色體數(shù)的兩倍,并且數(shù)目是體細胞中的兩倍,因此B項是正確答案。
7. 注意準確理解題干中概念的內涵。用選擇項對照所給的概念,然后作出準確的判斷。
例題2. 蒼蠅、蚊子的后翅退化成平衡棒,可在飛行中保持身體穩(wěn)定。決定這種特征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是( )
A. 適應環(huán)境 B. 新陳代謝
C. 應激性 D. 遺傳變異
題干中所給出的概念是根本原因。審題時就是要用“決定這種特征的根本原因”來衡量供選項。A項是后翅變成平衡棒的結果;B項的新陳代謝與平衡棒沒有直接的因果關系;C項中應激性則是指生物對內外刺激所發(fā)生的反應,其特點是即時出現(xiàn)的,而平衡棒是蒼蠅、蚊子終生具有的結構,不具備應激性的特點。由此判斷D項是正確答案。請注意,決定某性狀、特征出現(xiàn)的“根本原因”一定是遺傳
8. 有許多題的題干中給出的一些條件與正確答案無關,甚至對解題會起到干擾作用,因此在解題時需要排除干擾,排除題干中的無關條件,以利作出正確選擇。
例題3. 某DNA分子片段共有900對堿基,則由它轉錄而成的m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質中有氨基酸最多有多少種?( )
A. 900 B. 450
C. 300 D. 20
題干中設問的指向是“氨基酸有多少種”,而題干中“DNA分子片段共有900對堿基”是一個無關條件,弄清這兩點后,該題就迎刃而解了,答案是D.
9. 許多試題中,有一些條件沒有在題干中明確列出,而是隱含在題干所給的條件里面,即條件里面有條件。在審題時必須充分挖掘這些隱含條件,對供選答案,作出正確判斷。
例題4. 吃進的馬鈴薯在人體內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主要是( )
A. 淀粉 B. 麥芽糖
C. 葡萄糖 D. 二氧化碳和水
題干中有兩個隱含條件,一是馬鈴薯中淀粉含量非常豐富,二是分解代謝的最終產物就是有氧呼吸的最終產物。挖掘出這兩個隱含條件后,題干的意思就變成了淀粉在人體內進行有氧呼吸的最終產物,正確答案是D.
10. 用反證法、比較法、推斷法和觀點分析法等排除干擾項。4選1題型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其余三項都是干擾選項。做選擇題實際上就是運用各種方法排除干擾,抓住要領,做出正確選擇。
例題5. 同源染色體指( )
A. 一條染色體復制形成的兩條染色體
B. 分別來自父本和母本的兩條染色體
C. 形態(tài)特征大體相同的兩條染色體
D.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
該命題要求在正確理解同源染色體概念的同時,結合同源染色體的特點作出判斷。同源染色體至少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來自父母雙方;二是形狀、大小相同;三是減數(shù)分裂四分體時期可以發(fā)生聯(lián)會。顯然,A項是錯誤項;B項雖然“來自父親和母親的兩條染色體”,但沒說形狀、大小相同,C項雖然“形態(tài)特征大體相同的兩條染色體”,但不知是否來自父母雙方;只有D項“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聯(lián)會的兩條染色體”一定是同源染色體,故正確答案是D
總結:以上就是“2014高考生物一輪復習:萬能答題技巧”的全部內容,請大家認真閱讀,鞏固學過的知識,小編祝愿同學們在努力的復習后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
相關精彩內容推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85806.html
相關閱讀:學好高三英語的“六字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