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微博]是一項復雜的選拔制度,特別是高考志愿環(huán)節(jié),面臨渠道多、信息多、選擇多,考生和家長[微博]會感到茫然,缺乏方向感。作為高考招生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志愿填報,有些人從重要性上將其稱之為第二次高考,正確填報高考志愿,將會如魚得水,從而上個理想的大學;而高考志愿填報不當將會事與愿違,就有可能名落孫山,十年寒窗付之東流,但悔之已晚。由此可見,正確填報高考志愿在一定程度上應驗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那句話。
下面介紹的“三步報志愿”方法,希望能夠幫助考生和家長在高考志愿中,掌握清晰路線,依托權威渠道,參考準確信息,利用科學方法,進行合理決策,順利走出高考這座迷宮。
第一步:大學還是專業(yè)?
這是填報志愿時第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是進一所自己向往的大學,還是進一個自己喜歡的專業(yè)?往往這兩者不能兼得,這就需要我們同學好好思考一下。一般一所歷史悠久,有比較大影響力的名牌大學會有比較濃厚的學術氣氛,綜合實力比較強,這樣的大學即使在某一專業(yè)不是最優(yōu)秀的,這種整體效應也會帶動這所大學的每個專業(yè),而且整體的學術氛圍會讓一個本科生的四年收獲頗豐;當然,如果的的確確對某一個專業(yè)特別感興趣的話,也大可不必為了一個大學的牌子而放棄自己的所愛,所以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就是,自己仔細思考一下,自己更看重哪一點。
選什么專業(yè)?
在中學階段,學生們整天面對著應接不暇的作業(yè)、試卷、考試,對于填報什么志愿、選擇什么專業(yè)往往是模糊的。家長們對孩子關注更多的是學習成績,面對紛繁復雜的院校和專業(yè),也很難理清思路、找到頭緒。很多家長只能從學校名氣、未來就業(yè)、專業(yè)熱門等因素考慮,并不考慮孩子的興趣與能力。這樣填報志愿的結(jié)果常常是——孩子上了大學后,對自己所學的專業(yè)并不滿意,自己根本不喜歡這個專業(yè),所學專業(yè)與自己原來的想象相去甚遠,所學專業(yè)的發(fā)展方向不能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
新浪高考志愿通專業(yè)選擇5步法(http://zhiyuan.edu.sina.com.cn/query/ceping/)
1:填寫個人信息,報告必須內(nèi)容,包括姓名、性別、所在省市、高考分科、所在年級、所在中學等。
2:測試答題,共249道測試題,都和學生日常生活有關,根據(jù)自己的真實情況作答即可。生成專業(yè)測評報告,通過測查個人的興趣、性格和能力特點,尋找相匹配的二十個專業(yè),并有詳細介紹,提供開設院校,報告長20頁。
3:閱讀報告,了解自己在全部專業(yè)上的適合度排序。各專業(yè)直接選自國家正式頒布的本科專業(yè)目錄,涵蓋全部學科門類。
4:根據(jù)報告中的專業(yè)匹配度結(jié)果,找出自己最適合就讀的專業(yè),查詢開設專業(yè)的高校列表。
5:查詢高校該專業(yè)歷年分數(shù)線(省控線、最高分、安全線、門檻線)、錄取人數(shù)及錄取詳細分數(shù)。
第二步:海選院校:圈定預選大學范圍
海選是意向性選擇,宜粗不宜細,宜寬不宜嚴,宜順不宜苛。其遵循原則是:劃層次、分文理、瞄專業(yè)、圈地域。
劃定自己擬報大學層次。如若你的分數(shù)屬于一本大學范籌,那么,你就有實力在提前錄取、一批本科兩個批次中選擇院校。
辨別大學的科類優(yōu)勢。若要志愿選準確,首先辨析大學,特別是綜合類大學的文理傾向。其次,了解高考報考科類所對應學科的基本取向。明了各學科與個人理想、愛好、興趣的合拍程度。以理工類對應的理學、工學為例,理學類專業(yè)多為基礎性、理論性專業(yè),工學則多為應用性、操作性專業(yè)。二者是有很大差別的。
圈出擬報大學的基本區(qū)位。高考城市的選擇也是很多考生確定目標一大要素,過去北上廣是諸多學子的夢,雖然近幾年這一趨勢減弱,但是仍不乏考生趨之若鶩。其實除了北上廣,還有一些沿海和特色城市為歷年考生所鐘愛。
瞄準擬報大學的幾個專業(y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分12個學科、92個學科類約500多個專業(yè)。不管教育部批準多少專業(yè),不管大學開設多少專業(yè),也不管每年新增多少專業(yè),你所要報考的專業(yè)因分數(shù)、興趣、愛好、就業(yè)方向等原因就只有那么幾個專業(yè)。按照你心儀的專業(yè)預選大學,肯定又會縮小涉獵范圍,為自己有重點地圈選學校節(jié)約時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897855.html
相關閱讀:高三黑馬瘋狂作息 學渣是如何做到逆襲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