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項選擇題(共計30小題,每小題2分,合計60分)1.近年來,福建和臺灣兩岸的中華兒女定期地進行祭拜“媽祖”的大型民間活動�!皨屪妗蔽幕F(xiàn)象與宗法制有密切關系,在宗法制中,大宗和小宗的關系是A.家族等級關系 B.既有家族血緣等級關系,又有政治隸屬關系C.家族血緣關系 D.政治隸屬關系 2.學完《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部分后,不難看出秦朝以后中央機構分工的突出特點是A.保證了貴族的特權壟斷地位 B.加強了封建中央集權統(tǒng)治C.儒家思想長期影響政治形態(tài) D.提高行政效率和加強皇權并重3.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封建社會產生的最主要的積極影響是:A維護國家統(tǒng)一 B發(fā)展社會經(jīng)濟 C防御侵略 D加強民族團結4.“九鼎既成,遷于三國。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可見“九鼎”是 A、反映民心民意的憑據(jù) B、國王祭祀的重要禮器 C、青銅工藝高潮的標志 D、王朝統(tǒng)治權力的象征5.首創(chuàng)于隋朝的科舉制的主要進步意義在于A.擴大了封建統(tǒng)治的社會基礎 B.對皇帝的專制權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促進了科技文化的發(fā)展 D.削弱了顯貴的特權6.秦漢的三公九卿、隋唐的三省六部、明朝的內閣和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反映了我國古代中央機構的官制改革中存在著一個一以貫之的理念,那就是A.強干弱枝是政治改革之魂 B.加強君權是政治變革之重C.提高行政效率是改革之本 D.彌合君相矛盾是穩(wěn)定之基7. 內閣制度的創(chuàng)立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地方職能的健全 B.思想控制的加強 C.中國社會的進步 D.君主專制的強化8.中國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貴族政治的重要標志是 []A.分封制的實行 B.郡縣制的實行 C.察舉制的實行 D.科舉制的實行9. 我國封建社會宰相制度確立和廢止的朝代分別是A.春秋、元朝? B.秦朝、清朝 C.西漢、清朝 D.秦朝、明朝10.下列措施旨在加強中央對地方控制的是A.西漢設立中朝 B.唐設三省六部 C.北宋設置通判 D.清朝設軍機處11.下面是某電視專題片中出現(xiàn)的三組鏡頭,分別反映了不同朝代為解決洪水災害,中央政府的運作情況 ①蜀郡洪水為患,丞相與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給皇帝裁決②渝州發(fā)生洪災,中書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門下省審核后,再交尚書省,尚書省交工部.戶部辦理③徐州府爆發(fā)洪災,閣臣據(jù)皇帝旨意寫成詔書,直送工部.戶部執(zhí)行賑災。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上述歷史場景最早出現(xiàn)的朝代分別是A.秦.唐.元 B. 漢.宋.明 C.秦.元.清 D. 秦.唐.明15.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總統(tǒng)是通過何種途徑產生的A.參議院和眾議院聯(lián)席會議選出 B.選民直接選舉產生C.選民間接選舉產生 D.世襲產生16 .最終在雅典確立民主制的是 A.梭倫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屋大維17. 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點是 A. 權力制約與平衡 B. 天賦人權 C. 人人平等 D.人民主權與輪番而治18.《十二銅表法》詳細列出了民法.刑法.訴訟程序等許多方面的內容。此舉的歷史意義在于A.應廣大平民要求設立 B.保障了平民利益,消除了平民與貴族的矛盾C.作為羅馬的基本法,標志著羅馬法的成熟D.用文字明示法律規(guī)定,成為羅馬法發(fā)展的里程碑19.下列古代雅典政治制度的有關內容中,對政治文明發(fā)展的影響最為深遠的是A.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 B.召開公民大會,讓公民參與城邦事務C.建立陪審法庭制度 D.向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fā)放津貼20.“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按照他們的財產的多寡來規(guī)定的,于是,有產階級日益獲得勢力,氏族制度(世襲特權)遭到新的失敗�!边@是對哪次改革的評價A.梭倫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柏拉圖改革21.《十二銅表法》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A.維護君主的統(tǒng)治 B.維護貴族的利益 C.貴族的強烈要求和斗爭 D.平民的強烈要求和斗爭[學科]24.羅馬法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承認“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它的根本目的是A.維護社會的等級和秩序 B.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C.避免糾紛 D.體現(xiàn)公平、公正原則25.美國1787年憲法規(guī)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締結任何條約,參加任何同盟或邦聯(lián)”;未經(jīng)國會同意,“不得對進出口貨物征收任何進口稅或關稅”;“未經(jīng)國會同意,不得在和平時期保持軍隊或戰(zhàn)艦。不得與他州或外國締結協(xié)定或盟約”。這些規(guī)定體現(xiàn)的原則是 A.共和制 B.聯(lián)邦制 C.分權制 D.權力制衡26.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其主要的共同點是 A.國家元首都擁有行政實權 B.內閣成員都由選舉產生C.議會都擁有立法權 D.政府首腦都對議會負責27.下列關于法國1875年憲法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總統(tǒng)任命內閣各部部長 B.內閣只對總統(tǒng)負責C.總統(tǒng)和議會共有創(chuàng)議法律之權 D.總統(tǒng)由國民議會選舉產生28.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使外國侵略勢力:A、打開了西南門戶 B、由沿海深入到長江中下游地區(qū)C、取得在華建立租界的權力 D、取得了領事裁判權29.18世紀中期至鴉片戰(zhàn)前夕的中英正當貿易中,中國:A、處于出超地位 B、處于入超地位 C、出口與入口基本持平 D、從出超逐漸轉為入超30.鴉片戰(zhàn)爭的最終結局從根本上取決于:A、戰(zhàn)爭中交戰(zhàn)雙方的指導方針 B、軍事武器的優(yōu)劣C、國民素質的優(yōu)劣 D、社會制度的進步與落后31.(2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781年通過的《邦聯(lián)條例》建立了一個州的聯(lián)盟,定名為“美利堅合眾國”,條例規(guī)定:各州保留它們的主權、自由和獨立,邦聯(lián)無權向各州征稅和管理各州的貿易;邦聯(lián)只設國會作為中央機構。邦聯(lián)未設行政首腦和司法長官,也沒有以違抗邦聯(lián)的行為實行制裁的任何規(guī)定。材料二 1787年美國憲法規(guī)定:聯(lián)邦權力高于各州權力。聯(lián)邦政府擁有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外交大權……各州可以在不違背憲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規(guī),有一定的自主權,以發(fā)揮地方的積極性,避免高度集權的弊端。材料三美國聯(lián)邦政府國會總統(tǒng)最高法院參議員由各州議會選出,每州兩名,任期六年,每兩年改選三分之一�?偨y(tǒng)為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由選民間接選舉產生,每屆任期四年,連任不超過兩屆�?偨y(tǒng)無權解散國會,國會可依法彈劾總統(tǒng)。最高法院大法官共九名,由總統(tǒng)提名,參議院批準,除非犯罪,任職終身。眾議員由各州按人口比例選出,任期兩年�!獡�(jù)《1787年憲法》(1)據(jù)材料一概括當時美國政治體制的主要特點。(4分)(2)它給美國帶來了什么問題?(6分)(3)據(jù)材料二、三,指出美國聯(lián)邦政府的權力構成體現(xiàn)了哪些原則?(6分)(4)國會參眾兩院議員的任職各有什么特點?這些特點分別產生了什么影響?(6分)32.(18分)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二? (明太祖)罷丞相不設,析中書省之政歸六部,以尚書任天下事,侍郎貳(副)之,而殿閣大學士只備顧問。 ——《明史?職官志》請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圖一所示的中央政權組織創(chuàng)立于哪一朝代?圖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歷史上被稱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時候(朝代)設置的?(6分) (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明太祖為加強皇權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在材料三中圖三內開始設置內閣是在誰(皇帝)的時候?圖四的機構又是什么時候(朝代)設置的?(4分)(4)綜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國古代君主專制制度演變的趨勢。(4分)高一期中考試歷史參考答案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二、非選擇題(22+18=40分)江西省奉新一中2013-201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201797.html
相關閱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