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高一化學必修1全冊教案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專題一 化學家眼中的物質世界
第一單元 豐富多彩的化學世界
【標內容】
1.知道化學是在分子層次上認識物質和合成新物質的一門科學;了解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的關系;認識化學變化的本質。
2. 認識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能用于進行簡單的化學計算,體會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學習化學的重要作用。
3.認識并欣賞化學科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4.能根據(jù)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嘗試按不同的方法對物質進行分類。
5.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
6.知道酸、堿、鹽在溶液中能發(fā)生電離。
7.正確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作用,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xiàn)象,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贊賞化學科學對個人生活和社會發(fā)展的貢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初步樹立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想。
【標解讀】  從不同角度研究物質的分類和轉化,是化學家研究物質及其變化的重要內容。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既可以讓學生了解研究化學物質的一般方法,又可以讓學生從分子層次上對化學物質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本單元教材以“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物質的量”、“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物質的分散系”等化學物質的一般屬性為主線進行編寫的。物質的分類和轉化實質是分子等微觀粒子的變化;物質的量是將微觀粒子與宏觀質量相聯(lián)系的基本物理量,幫助實現(xiàn)物質轉化過程中的定量研究;物質聚集狀態(tài)的變化實質是分子等微觀粒子間相互作用的變化和分子間距離的變化,同時很自然地引出了“氣體摩爾體積”的基本概念;物質的分散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觀粒子。所以本單元內容實質上是在引導學生以化學的眼光、從微觀的角度去認識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使學生認識到宏觀和微觀的相互轉化是研究化學的科學方法之一。
這樣編寫一方面可以與初中化學進行合理銜接,另一方面又為高中化學后續(xù)內容的學習準備必要的基礎知識。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學反應,知道化學反應的四種基本類型和物質轉化的一些實例,但初中化學中沒有系統(tǒng)學習和研究有關酸、堿、鹽、氧化物等物質之間的轉化規(guī)律,沒有對這些物質的轉化反應進行整理總結。本單元中關于物質的分類和轉化內容正好可對初中化學中學習過的化學反應進行總結和歸納,并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吞岣,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化學物質。還可以為后階段學習鈉、鎂、氯、氮和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質和轉化規(guī)律打下必要基礎。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學生已經接觸過氣體物質、固體沉淀、溶液、濁液等具體實例,本單元中有關“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物質的分散系”等內容就是在這個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理解化學物質的存在狀態(tài),在原有基礎上提升對化學物質的認識,同時為后續(xù)內容的學習準備重要的基礎。
從化學學科的知識體系看,物質的量、氣體摩爾體積、膠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被廣泛應用于生產、科學研究中,是學生提高自身科學素質所必需的基礎知識;物質的類別、轉化關系、聚集狀態(tài)等是物質的基本屬性,將這些知識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和有序的整理,可以幫助學生構建起了解化學學科、學習研究物質所必須具備的知識基礎。它們出現(xiàn)在第一專題的第一單元中,凸顯了其在化學學科領域的重要性和對學生后續(xù)學習奠定的基礎性。
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目標角度分析,本單元內容和編排為留下了自主發(fā)揮的余地。另外,在教材的編寫中,還為教師開發(fā)利用其他教學資留下通道,許多地方需要教師發(fā)揮能動性自主開發(fā)教學資,根據(jù)不同教師的不同理解、不同經歷,不同學校的實際情況,教師必須因地制宜地開發(fā)教學資,在堂教學中補充不同的實例、增加不同的實驗,達到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 學會從不同角度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類。掌握化學物質的分類方法,認識比較和分類等科學方法對化學研究的作用。
2. 理解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等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反應實現(xiàn)物質相互轉化的重要意義。
3. 知道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基本單位,初步學會物質的量、摩爾質量、質量之間的簡單計算。
4. 知道固、液、氣態(tài)物質的一些特性。初步學會運用氣體摩爾體積等概念進行簡單的計算。
5. 知道膠體是一種常見的分散系,了解膠體的重要性質和應用。
6.能用物質的分類及轉化、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物質的分散系等概念解釋一些實際的問題。
7.從化合價升降的角度,初步認識氧化還原反應。
8.知道電解質和非電解質,初步學會書寫離子方程式。
9.通過本單元的學習認識并欣賞化學科學對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
【教學設計思想】  本單元“豐富多彩的化學物質”,引導學生用化學的眼光去認識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物質,就是要讓學生初步了解在人類發(fā)展的歷史過程中,化學學科已經為改善人類的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并還將起著更大的作用。從而在高中化學學習的起始階段就能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習化學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把握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教學目標的協(xié)調和統(tǒng)一,力求達到最佳的整體效果。
【時安排】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1時
物質的量       2時
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    1時
物質的分散系     1時
【教學方法】  以化學多媒體實驗室為主要授地點,以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性學習及多媒體、網絡的應用等適合中學生心理發(fā)展特點的教學方式和手段為主要授方法,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習、體驗和應用化學科學。
【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以紙筆測試評價和平時活動表現(xiàn)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其中紙筆測試和平時活動表現(xiàn)各占50%。

【教學設計】

【題】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會從不同角度對常見物質進行分類。
2、掌握化學物質的分類方法,認識比較和分類等科學方法對化學研究的作用。
3、理解單質、氧化物、酸、堿、鹽等物質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
4、初步了解通過化學反應實現(xiàn)物質相互轉化的重要意義。
過程與方法:
本節(jié)關于物質的分類和轉化內容正好可對初中化學中學習過的化學反應進行總結和歸納,并進行適當?shù)耐卣购吞岣,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化學物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學生正確的唯物主義物質觀
【新標】
能根據(jù)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物質進行分類;根據(jù)實驗事實了解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的轉移,舉例說明生產、生活中常見的氧化還原反應。
【教學重點】
 物質的分類,化學反應類型
【教學難點】
 物質的分類,化學反應類型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投影儀
【時安排】1時
物質的分類及轉化
【教學過程】
【引言】 同學們已經學習了一年的化學,對化學有怎樣的理解?美國化學會前會長曾這樣形容化學,說它是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chuàng)造性的科學。可以說,人類的發(fā)展史也是一部化學的發(fā)展史,F(xiàn)在每年新合成的化學物質已達到了100多萬種。
【過渡】 如此繁多的化學物質,我們怎樣更好的認識它們呢?由于同一類物質在組成及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這就需要將眾多物質進行分類,一類一類去研究
【板書】 一、物質的分類
【提問】 p3(交流與討論)
【板書】 物質 混合物 非均勻混合物
均勻混合物
純凈物 單質 非金屬單質
金屬單質
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 氧化物 金屬氧化物
非金屬氧化物





【提問】 本p3(問題解決)
相信大家對物質的分類已經有了一個清楚的認識,但僅僅是物質進行分類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研究這些物質類型之間的轉化規(guī)律。
【板書】 二.物質的轉化
【過渡】 初中我們就學習過單質,酸,堿,鹽,氧化物之間的轉化規(guī)律,現(xiàn)在我們一起回憶一遍
【板書】
【例】 根據(jù)這張關系表,我們看P5鈣與其化合物的轉化圖,寫出化學反應
【提問】 請把這些反應按初中所學的四種反應類型分類
這些反應中那些化合價發(fā)生了改變
【過渡】 我們把有元素化合價發(fā)生改變的反應稱為氧化還原反應。比如,鈣和氧氣的反應就是一個典型的氧化還原反應。其中鈣的化合價升高作還原劑,氧氣的化合價降低作氧化劑
這里我們又找到一個劃分化學反應的方法

【板書】 關于氧化還原反應
化學反應 本質 氧化還原反應
非氧化還原反應
【過渡】關于氧化還原反應將在專題2中進一步的介紹
【化學史話】
【思考】 1.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液態(tài)氧,汽水,潔凈的空氣,純凈的鹽酸,冰水混合物,干冰,鐵礦石,金剛石
2.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
B.化合反應不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
C.分解反應可能是氧化還原反應
D.凡是氧化還原反應,都不可能是復分解反應
【小結】
【作業(yè)】
信息博覽
1.反應規(guī)律
在熟記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和理解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的基礎上,重點掌握以下兩種重要反應類型的規(guī)律與條。
(1)置換反應的規(guī)律與條
規(guī) 律反應條
H2+金屬氧化物→金屬+水(1)加熱;(2)、Ca、Na、g、Al等的金屬氧化物除外
碳+金屬氧化物→金屬+CO2 (1)高溫加熱;(2)、Ca、Na、g、Al等的金屬氧化物除外
金屬+酸→鹽+氫氣(1)因濃硫酸、硝酸具有氧化性,與金屬反應不能生成氫氣;(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氫之前的金屬,才能置換酸中的氫
金屬+鹽→新鹽+新金屬(1)鹽可溶;(2)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才能置換后面的金屬;(3)鉀、鈣、鈉很活潑,在鹽溶液中不能置換出金屬
(2)復分解反應的規(guī)律與條
規(guī) 律反應條
酸+堿→鹽+水中和反應,有水生成,一般能發(fā)生
酸+鹽→另一種鹽+另一種酸 (1)鹽中不溶于酸的BaSO4、AgCl等除外;(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氣體或水
堿+鹽→另一種堿+另一種鹽(1)反應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鹽+鹽→另兩種新鹽(1)反應物都可溶于水;(2)生成物中要有沉淀
2.兩類反應的條:
(1)復分解反應:沉淀、氣體、水生成。
(2)金屬與鹽溶液的置換反應:活動性強的金屬置換出活動性弱的金屬。
問題解決:
[問題1]經分析,某種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則此物質………………………( )
A.一定是一種單質 B.一定是純凈物
C.一定是混合物 D.可能是純凈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分析:只含一種元素,一定是單質而不是化合物,但可能是一種單質,如H2,為純凈物;也可能不是一種單質,而是兩種單質的混合物,如金剛石和石墨,或O2和O3等。
答案:D
[問題2]按照物質的組成和性質,對純凈物進行分類,作出樹狀分類圖。然后選擇下列合適的物質填在物質類別上。O2、Cu、H2SO4、Ba(OH)2、NO3、CO2、空氣、含鎂60%的gO
[問題3]對下列化學反應進行分類:
(1)硫在氧氣里燃燒 (2)紅磷在氧氣里燃燒
(3)鐵絲在氧氣里燃燒 (4)鋁箔在氧氣里燃燒
(5)蠟燭在氧氣里燃燒
學生自由討論:對上述5個化學反應可以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分類?赡艿姆诸愑羞@樣幾種:
A.是不是化合反應:化學反應(1)、(2)、(3)、(4)為一類,都是化合反應;
B.反應物的特點:化學反應(1)、(2)為一類,都是非金屬與氧氣反應,化學反應(3)、(4)為另一類,都是金屬與氧氣反應;
C.是不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反應(1)、(2)、(3)、(4)、(5)為一類,都是氧化還原反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38621.html

相關閱讀:碳酸鈉的性質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