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一化學上冊期末考試重要知識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物質的分類是化學科目學習中至關重要的一個章節(jié)。下面是由化學網(wǎng)小編為您帶來的2016高一化學上冊期末考試重要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

2016高一化學重要知識點(一)

1、化學變化:生成了其它物質的變化

2、物理變化:沒有生成其它物質的變化

3、物理性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顏色、狀態(tài)、密度、氣味、熔點、沸點、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學性質: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性質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

5、純凈物:由一種物質組成

6、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純凈物組成,各物質都保持原來的性質

7、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shù)(即質子數(shù))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8、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10、單質: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

12、氧化物: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種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學式:用元素符號來表示物質組成的式子

14、相對原子質量:以一種碳原子的質量的1/12作為標準,其它原子的質量跟它比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

相對原子質量 質子數(shù) + 中子數(shù) (因為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對分子質量:化學式中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的總和

16、離子:帶有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

注:在離子里,核電荷數(shù) = 質子數(shù) 核外電子數(shù)

17、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18、還原反應:在反應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奪去的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不屬于化學的基本反應類型)

緩慢氧化:進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覺的氧化反應

自燃:由緩慢氧化而引起的自發(fā)燃燒

19、催化劑:在化學變化里能改變其它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在化學變化前后都沒有變化的物質(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應MnO2是催化劑)

20、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化學反應的各物質的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生成物質的質量總和。

(反應的前后,原子的數(shù)目、種類、質量都不變;元素的種類也不變)

21、溶液: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wěn)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組成:溶劑和溶質。(溶質可以是固體、液體或氣體;固、氣溶于液體時,固、氣是溶質,液體是溶劑;兩種液體互相溶解時,量多的一種是溶劑,量少的是溶質;當溶液中有水存在時,不論水的量有多少,我們習慣上都把水當成溶劑,其它為溶質。)

22、固體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克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就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

23、酸:電離時生成的陽離子全部都是氫離子的化合物

如:HCl==H+ + Cl -

HNO3==H+ + NO3-

H2SO4==2H+ + SO42-

堿:電離時生成的陰離子全部都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OH==K+ + OH -

NaOH==Na+ + OH -

Ba(OH)2==Ba2+ + 2OH -

鹽:電離時生成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的化合物

如:KNO3==K+ + NO3-

Na2SO4==2Na+ + SO42-

BaCl2==Ba2+ + 2Cl -

24、酸性氧化物(屬于非金屬氧化物):凡能跟堿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堿性氧化物(屬于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

25、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 5H2O)

26、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里的水分而變潮的現(xiàn)象

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干燥的空氣里,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xiàn)象

27、燃燒:可燃物跟氧氣發(fā)生的一種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燃燒的條件:①可燃物;②氧氣(或空氣);③可燃物的溫度要達到著火點。

2016高一化學重要知識點(二)

1.原子定義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shù)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對于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jù),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jù)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tài)等,都是宏觀現(xiàn)象,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xiàn)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3.分子的性質

(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是相同的。

4.原子的構成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5.原子與分子的異同

分子原子區(qū)別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相似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2)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shù)量的含義

6.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guī)律: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shù)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shù)),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2016高一化學重要知識點(三)

1、金剛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質,可用于制鉆石、刻劃玻璃、鉆探機的鉆頭等。

2、石墨(C)是最軟的礦物之一,有優(yōu)良的導電性,潤滑性?捎糜谥沏U筆芯、干電池的電極、電車的滑塊等

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CO和CO2的化學性質有很大差異的原因是:分子的構成不同。

3、無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體和少量雜質構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活性炭、木炭具有強烈的吸附性,焦炭用于冶鐵,炭黑加到橡膠里能夠增加輪胎的耐磨性。

4.金剛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兩種不同的單質,它們物理性質不同、化學性質相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差別大的原因碳原子的布列不同

5.碳的化學性質跟氫氣的性質相似(常溫下碳的性質不活潑)

①可燃性: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CO2現(xiàn)象:發(fā)出白光,放出熱量;碳燃燒不充分(或氧氣不充足)2C+O22CO

②還原性:木炭高溫下還原氧化銅C+2CuO2Cu+CO2現(xiàn)象:黑色物質受熱后變?yōu)榱良t色固體,同時放出可以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6.化學性質:

1)一般情況下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

2)與水反應生成碳酸: 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試液變紅,

H2CO3 == H2O+ CO2 碳酸不穩(wěn)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本反應用于檢驗二氧化碳。

4)與灼熱的碳反應: C+CO2高溫 2CO

(吸熱反應,既是化合反應又是氧化還原反應,CO2是氧化劑,C是還原劑)

5)、用途:滅火(滅火器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質,又利用其化學性質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劑

溫室肥料

6)、二氧化碳多環(huán)境的影響:過多排放引起溫室效應。

7..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

1)原理:用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

2)選用和制氫氣相同的發(fā)生裝置

3)氣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氣法

4)驗證方法:將制得的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如能渾濁,則是二氧化碳。

8. 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能溶于水,高壓低溫下可得固體干冰

2016高一化學上冊期末考試重要知識點就分享到這里了,更多高一化學知識點請繼續(xù)關注化學網(wǎng)高中頻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516841.html

相關閱讀:高一化學必修一非金屬及其化合物知識點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