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理清掌握知識結構及其知識的內在聯系
2.要求學生識記、理解、運用有關知識
3.檢查、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能力。
[教學計劃]
1.唯物辯證法部分(包括“哲學派別”等線索)——用1課時
2.辨證唯物論——用1課時
3.唯物的辨證的認識論、人生價值觀——用1課時
4.總檢測(機動)——用1課時
第 一 課 時
唯物論部分
一、掌握下面的知識結構及其知識的內在聯系
(一)主要知識結構圖表
(二)演示文稿:
二、主干知識——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一)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1.物質和意識的概念
(l)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叫做物質,指明整個世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世界的本質是物質。
(2)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意識是客觀存在在人腦中的反映。
2.物質和意識(客觀、主觀)的辯證關系
(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反映事物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的意識能推動人們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反之,則起阻礙作用。
(2)物質和意識的關系,也是客觀與主觀的關系,它要求我們認識事物、改造客觀世界都必須使主觀符合客觀;必須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反對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等主觀主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2363.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