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臺是中國文學巨匠魯迅曾經留學的地方。中國人對仙臺一點也不陌生,從收入中學語文課本的魯迅文學作品《藤野先生》中就知道了它的名字。
仙臺,日本東北地區(qū)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宮城縣的首府。位于東京以北300千米的太平洋沿岸,面積788.05平方千米,人口98萬。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1.9℃,年降水量為1204.5毫米。據史料記載,1889年該市正式建立。1955年以來成為日本東北地區(qū)的行政中心。1989年4月,被日本政府命名為日本11個大城市之一。1992年被日本政府列為東北地區(qū)第一個計劃單列市。市內樹木郁郁蔥蔥,有“森林都市”之稱,昔為16世紀~17世紀初武士伊達政宗的居城,如今在仙臺市依然可見當時的建筑。
仙臺是日本著名的“學研城”,擁有18所大學和短期大學以及47000多名來自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學生。在學術研究方面以東北大學最為著名,設有若干研究機構、研究所以及實驗室,而且在應用技術開發(fā)方面均有突破性的成就。
仙臺人有日本東北人的豪爽,熱情好客。魯迅曾經在仙臺留學,他與恩師藤野嚴九郎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留下了中日友好史上的一段佳話。在仙臺,只要提起魯迅的名字,幾乎無人不曉。在仙臺的土地上,處處都能感受到日本人對魯迅的敬仰之情,及仙臺人對中國人的友好情誼。魯迅在這里播下的中日友好的種子已經開花結果。仙臺人尊敬魯迅,對中國有特殊的情結。仙臺市有十幾個日中友好協(xié)會,仙臺人非常熱心于發(fā)展日中友好事業(yè)。
1904年9月,在東京弘文學院求學的魯迅來到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習,1906年10月離開仙臺棄醫(yī)從文。雖然在仙臺只有一年半時間,但他在仙臺與恩師、解剖學教授藤野先生的知遇,成為他人生的一大轉機,中國人通過魯迅的作品《藤野先生》而了解到他與恩師的友情。魯迅是日本仙臺東北大學歷史上的第一名外國留學生。藤野先生每個星期都認真地批改魯迅的解剖學筆記,這使魯迅深為感動。魯迅離開仙臺之際,藤野先生以一幅題有“惜別”字樣的照片相贈。魯迅回國后一直將照片掛在書齋里,牢記藤野先生的教誨,激勵自己。后來,魯迅寫了《藤野先生》一文,表達對恩師的友情。
2004年正值魯迅留學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仙臺東北大學的前身)100周年。仙臺市和仙臺東北大學舉辦了系列隆重的紀念活動,緬懷中國文學巨擘魯迅的功績。為此,還舉辦了《魯迅──動蕩歷史中的留學生》特別展覽,其中展出了魯迅的學業(yè)履歷書、入學志愿書、與友人的通信等不少珍貴歷史資料。當年藤野先生為周樹人用紅筆密密麻麻添改過的筆記就陳列在特別展覽室里。1904年的《東北新聞》報道說,“清國人周樹人本年22歲,1902年游學本邦,這次允許入本市醫(yī)專,日前來仙,眼下因找不到有中國料理的寄宿地頗感困惑……周氏雖來日不久,卻操流利日語,秉性快活……”云云。魯迅在入學不久寫給友人的信中說,“校中功課大忙,日不得息。以七時始,午后二時始竣。所授有物理、化學、解剖、組織種種學,皆奔逸至迅,莫暇應接”。他談到對周圍日本學生的印象,“近數(shù)日間,深入彼學生社會間,略一相度,敢決言其思想行為決非居我震旦青年上,惟社交活潑,則彼輩為長!北砻鳟敃r周樹人已走入日本學生的社會。
10月19日是魯迅辭世的日子,仙臺人民每年在此前后都集中在魯迅紀念碑前舉行“碑前祭”。紀念碑建在仙臺的青葉山下,高5米,上方鑲嵌著魯迅的青銅像,字由郭沫若題寫,碑文介紹魯迅從1904年至1906年就讀于仙臺醫(yī)專,由于痛心于故國之危機,深深醒悟到拯救民族之魂乃當務之急,于是棄醫(yī)從文的經歷。
為了紀念魯迅留學東北大學100周年,東北大學新設了專門給中國留學生的“魯迅紀念獎”的獎勵,每年頒發(fā)給4名品學兼優(yōu)的在校中國留學生。另外還設立了“魯迅獎”,獎勵為中日文化教育交流做出貢獻的中國人。
1980年10月27日,長春市與仙臺市締結為友好城市。20年來,雙方友好交流與合作與日俱增,不斷發(fā)展,曾多次互派教育、文化、醫(yī)療衛(wèi)生、體育、城市建設、行政等友好交流團組,并且互派政府工作人員、技術人員等進行研修、語言培訓、交流,多次舉辦繪畫展覽、文藝演出、體育賽事、交換動物等。
現(xiàn)在,仙臺東北大學有1000多名外國留學生,其中有400多名中國留學生。這些中國留學生正在像當年的魯迅那樣,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準備學成回國報效祖國,并為發(fā)展中日友好關系而積極努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34920.html
相關閱讀:“世界海陸分布”考點中,需要給學生補充的幾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