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按】高考對熟語考查的重點是近義詞的選用和辨析,命題點通常落在詞義的輕重、大小、褒貶等方面的差異上,反映在詞語使用的對象、范圍以及上下文的對應(yīng)、搭配等方面。常見的誤用類型有望文生義、不明對象、褒貶顛倒、前后重復(fù)、不合慣用句式、謙詞錯位、理解片面等。在考查的成語、諺語、歇后語、慣用語中,以考查成語為主。
做熟語辨析題可以從以下兩點入手:
一、詞義辨析(望文生義/誤用褒貶、搭配不當、謙敬錯位)
望文生義,即按照字面意思來理解詞語的含義。有些詞語有古今兩個意思,但在語言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中,它的本意已經(jīng)不再使用,人們只采用它的引申義,如果不注意這一點,就容易犯“舍本逐末”的錯誤。
誤用褒貶是指詞語的感情色彩不同,運用時要根據(jù)目的、場合、對象的不同而異,命題者往往故意貶詞褒用,或褒詞貶用。
搭配不當是指一個詞語依據(jù)的某種語法關(guān)系,往往有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脫離這種搭配,則容易出錯。
謙敬錯位,是指有些詞語本身表示自謙,有些詞語則表示敬稱,如果辨別不清,就會導(dǎo)致謙敬錯位。
二、語境辨析(用錯對象、重復(fù)累贅、自相矛盾、不合習慣)
用錯對象是指有些詞語只適用于特定的人或物,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題者常常故意偷梁換柱,張冠李戴,把使用的對象,特定的“方向性”故意搞錯,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會犯用錯對象的錯誤。
重復(fù)累贅是指不明白詞語的確切含義,從而造成了語境中的一些詞語的含義與考查的詞語本身的含義重復(fù)。這種類型的誤用主要表現(xiàn)在句子中已含有該詞語的部分意思的詞語,造成整個句子重復(fù)羅嗦的毛病。
自相矛盾是指我們沒有準確而全面地掌握它的意義,在使用過程中有些詞語的意義與其他部分表達的語意相反,如句意肯定,而詞語卻否定,或句意贊成,而詞語卻反對等,這些都是詞語使用自相矛盾的表現(xiàn)。
不合習慣是按有些詞語有約定俗成的意思,不能按詞語本身的含義解釋,有些詞語有特定的適用對象或用于特定的場合中,這些情況都要結(jié)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進行綜合判斷。
常見考法
本考點題型設(shè)計多以選擇題形式出現(xiàn),但近幾年出現(xiàn)的新題型也應(yīng)引起我們的重視。
①語境運用題。提供一個語境,讓考生根據(jù)語境選擇恰當?shù)氖煺Z。這種題型不僅考查語言運用的能力,同時也考查語言積累的水平。
②俗語、成語置換題。這種題型將熟語中兩種不同風格的語言形式進行了互換,旨在考查考生的成語、俗語的積累和運用。
誤區(qū)提醒
針對熟語數(shù)量眾多的現(xiàn)實,我們應(yīng)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1. 落實詞義的認讀,注重多角度的辨析。
2. 強化語境意識,堅持“詞不離句”的原則。
3. 注意條理化、系統(tǒng)化搜集整理近義熟語,并進行逐步篩選,減少記憶容量。
4. 重視語言實踐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言感悟能力。
5. 養(yǎng)成勤查字典的良好習慣。
之聽力理解
專題推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54546.html
相關(guān)閱讀:關(guān)于高考作文結(jié)構(gòu)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