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解題技巧解答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歷史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學習可以這樣來看,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厚積薄發(fā)的過程。編輯了歷史解題技巧解答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下面筆者以三道習題為例,分析這種題型的解題步驟和解題技巧,并從中提煉出規(guī)律性的認識。

例1:清代史學家趙翼在《唐女禍》中說:“開元之治,幾于家給人足,而一楊貴妃足以敗之。”結合你對唐朝由盛轉衰原因的認識,分析評論趙翼的這一觀點。

這是一道非常典型的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要分析評論趙翼的觀點,前提是找準靶子,弄清楚趙翼的觀點是什么。按照前面所述歷史觀點的定義,可以這樣概括:趙翼(人)對唐朝由盛而衰原因(客觀對象)的認識是,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主觀認識)。提煉觀點時注意分兩步:一、評價的客觀對象是什么(是“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而非楊貴妃)?二、主觀認識是什么(楊貴妃導致唐朝由盛而衰)?

找準觀點,就可以判斷表態(tài)了:趙翼把這說成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根本原因是錯誤的。

既然趙翼的主觀看法是錯誤的,那么客觀事物的真相是什么?我們可以回顧史實:唐朝由盛轉衰的原因是唐玄宗統治后期中央政治腐敗,地方節(jié)度使擁兵自重,導致“安史之亂”和“藩鎮(zhèn)割據”,戰(zhàn)亂和割據削弱了中央的統治,破壞了社會經濟。在敘述史實的時候應該注意,評論的要求是精選論據(史實),而非全面敘述。

趙翼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認識呢?楊貴妃受寵愛,唐玄宗沉湎酒色,這只是中央政治腐敗的表現之一。這一表現本身也是封建帝王唐玄宗造成的。趙翼把責任加在楊貴妃頭上是不對的。趙翼的根本錯誤在于夸大了楊貴妃個人對唐朝由盛轉衰的影響。其實,趙翼的錯誤除了夸大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外,還混淆了現象(唐玄宗寵愛楊貴妃,不理朝政)和本質(唐朝政治腐敗)、主要矛盾(唐玄宗應負主要責任)和次要矛盾(楊貴妃應負次要責任)、全面(唐朝由盛而衰的原因是復雜的)和片面(楊貴妃一人的原因)之間的辯證關系。另外,趙翼之所以認為楊貴妃是“女禍”,是和封建社會歧視婦女的大環(huán)境分不開的(即時代偏見)。在中國古代社會,往往把一個朝代的滅亡歸結為婦女(妲己、妹喜、楊貴妃、陳圓圓等)、太監(jiān)(魏忠賢等)、奸臣(秦檜等)等,這主要是出于時代偏見;而且,在封建社會,由于三綱五常的限制,人們也不敢將原因歸結到皇帝身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歷史解題技巧解答歷史觀點評論型問答題,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同時也能把歷史學好,學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55348.html

相關閱讀:高考歷史備考:怎樣提高歷史做題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