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晚年在繁忙的公務中仍不輟農耕,休憩時依然不忘寫作。見到什么,聽到什么,想到什么,立即摘取身邊的樹葉記錄下來,回家后貯存 在瓦罐里。就這樣年復一年,十年之中就積下了十幾罐。后來,他一一打開,重新加以修改整理,一共抄錄了30卷,這就是《輟耕錄》。由此可見,積累之于寫作 的重要性。那么,同學們在語文學習中應該如何注意積累呢?
首先,積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就拿我們平時的學習來講, 高中語文讀本每冊都提供了大約一百篇作品,涉及多種體裁,古今中外,無所不有,同學們學習的同時就是在進行著積累。茶余飯后,與人閑談,有意或無意間又何 嘗不是在積累。俗話說的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講的正是這個道理。當今,我們獲取信息的途徑越來越多,報紙書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絡,這些無不為我們打 開一片廣闊的天地。處處留心皆學問,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語文的外延就有多大。因此,時時、處處注意身邊發(fā)生的一切,便可獲得無比豐富的積累。
其次,積累的內容應是豐富多彩的。
①積累寫作素材
寫作時使用的材料都來源于生活,同學們如果能夠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便可積累到許許多多鮮活生動的素材。因此,可以隨時隨地地多觀察,多記日記,多寫生活感悟,這樣對寫作素材的積累,對寫作水平的提高會大有裨益。
、诜e累古代詩文
高中階段,同學們接觸了大量的古詩文。通過課本、讀本,通過課外通讀的篇目,通過唐詩、宋詞的鑒賞,積累了許多古代詩文,這些點滴積累不僅能夠打牢自己的語文基本功,而且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鄯e累思想認識
同學們在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時候,應當學會思考,學會透過現象分析事物的本質,從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認識水平。只有這樣,在看問題時,才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不人云亦云,我們的作文才能立意新穎,具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8927.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