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參加興趣班、參加夏令營、出門旅游仍然是孩子們暑假期間的“主流”生活。然而,也有些家長和孩子已經(jīng)計劃好了更精彩的暑期生活。讓我們一起看看他們的創(chuàng)意吧。
女兒主動提出要去“練攤”
父母都支持鍛煉交際能力
家住在水榭尚都的悠悠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暑期計劃,她要去“練攤”。悠悠今年9歲,去年暑假,媽媽于小英帶著悠悠和她的小伙伴們去擺地攤。悠悠挺“中意”這種過暑假的方式,所以今年的暑假,悠悠主動提出要再去擺攤。
“當時也是為了鍛煉女兒的交際能力,才帶著他們去擺地攤的。從選貨到標價,再到選地址,孩子們都是全程參與的,這其中也發(fā)生了挺多有趣的故事!庇谛∮⒒貞浾f,那次帶著孩子們去萬壽宮進完貨以后,就讓孩子們守住自己的攤子,家長們就遠遠地站著,“剛開始的時候,孩子們有點緊張,加上一直沒有開張,所以也有點著急,后來漸漸有人過來買了,他們也逐漸變得自信!庇谛∮⒄f,當她看著孩子們與陌生人在討價還價的時候,她心里非常高興,“能夠與陌生人流利地對話,能夠自己完成整個交易過程,孩子們很棒”。
不僅是悠悠,今年剛小學畢業(yè)的賴芳菲也有擺攤的計劃,她已經(jīng)和一個同學計劃好了,兩人打算傍晚的時候在家附近的公園門口擺個小攤,賣些小孩的小玩具,每人出資100元,自己去批發(fā)市場進貨,自負盈虧。老爸笑著說:“女兒性格比較活潑,也比較獨立,起初我和她媽媽都不同意,但是她執(zhí)意要做,我們就答應了。想想這對她來說,也是一種鍛煉吧,我們還是支持女兒的計劃!
幫大人照看新生Baby
10歲男孩體會感恩
朱繼勇的兒子朱興邦今年10歲了。朱繼勇原本打算讓兒子假期去學習書法,再帶他去出門旅游,碰巧兒子的堂姐生了個小寶寶,朱繼勇有了新的想法。
“這個暑假我準備讓他住在他堂姐家,幫忙照看小孩。雖然他只有十歲,但幫忙遞下尿不濕、泡個奶粉、放個洗澡水他還是會的。作為家長,希望他在照顧嬰兒的時候,能體會到做父母的不容易,這樣他才更懂得感恩!
朱興邦自己也特別樂意去照看他的小外甥,“小寶寶很可愛,我愿意去幫忙照顧他。就是擔心傷到寶寶。”
朱繼勇說,假期兩個月,兒子可能會在中途想放棄,他會借此對他做思想教育,讓他學會為自己的承諾負責,這樣以后就不會隨意做出沒把握的決定,“如果他能堅持一個假期,他就真的比我想象中更獨立了!
音樂迷組建樂隊寫歌
老爸說暑假燃燒激情
今年上初一的楊梓桐在小學的時候就開始參加各種培訓班,書法、英語、跆拳道、舞蹈他都參加過。在舞蹈班上,楊梓桐認識了一群都熱愛音樂的朋友。
前段時間楊梓桐組建了一支樂隊,幾個孩子經(jīng)常湊在一起玩音樂,還自己寫歌編曲。
楊梓桐的爸爸楊軍告訴記者,孩子現(xiàn)在正是對這支樂隊充滿熱情的時候,這個假期就讓他一心一意經(jīng)營自己的樂隊,“兩個月的時間夠他把激情澆滅了,開學的時候,正好可以靜下心來學習。把小孩子暑假的時間擠得滿滿的,小孩子也會反感,可能還會因此對學校產(chǎn)生厭惡。所以我更提倡讓孩子自己安排假期的時間!
不過,“害怕耽誤孩子學習”是這支樂隊成員的幾個家長惟一擔心的事情,不過據(jù)家長說,這幾個孩子都很聰明,學習成績“都還不錯”,他們希望孩子在玩樂隊的同時,不耽誤學習。
自辦暑期舞蹈學堂
享受當老師的感覺
今年12歲的涂林從5歲開始學跳舞,拉丁舞、民族舞她都非常擅長,現(xiàn)在她還在中山舞蹈學校學習。暑假到了,文林有了一個自己想法,她想教小區(qū)的小朋友跳舞,一來可以自己加強練習,二來也可以享受一下當“老師”的感覺。涂林在小區(qū)里張貼了招生簡章,還向物業(yè)借用了一間活動室,她還自己擬訂了教學計劃,涂林笑著告訴記者:“我打算一個星期上3堂課,每堂課90分鐘。零基礎的也可以來學!
看著女兒自己策劃開設了一個“暑期課堂”,涂林的媽媽非常開心,她全程給予了女兒最大的幫助,她說:“這是孩子自發(fā)興起的,我覺得能提升獨立能力,我很支持。小朋友自己當老師,有益于豐富他們的暑期生活。這樣一圈輪下來,暑期也就過完了。孩子們很高興,結交了很多朋友,生活過得很充實,很有意義!
不僅是涂林計劃了自己開辦舞蹈課,家住省委大院的9歲小朋友陶笑還開設了自己的“圍棋社”,以棋會友。
很多人都在羨慕外國的教育,總覺得那才是最利于孩子發(fā)展的。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wǎng)。這個暑假,讓我們珍惜孩子自發(fā)興起的這些想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67514.html
相關閱讀:2015高考地理最后沖刺試題:大氣運動規(guī)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