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知識點: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xué)習(xí)網(wǎng)




DNA的粗提取與鑒定:

一、實驗原理
提取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思路是選用一定的物理或化學(xué)方法分離具有不同物理或化學(xué)性質(zhì)的生物大分子。對于DNA的粗提取而言,就是要利用DNA與RNA、蛋白質(zhì)和脂質(zhì)等在物理和化學(xué)性質(zhì)方面的差異,提取DNA,去除其他成分。
1、DNA的溶解性
(1)DNA和蛋白質(zhì)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濃度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0.14mol/L溶解度最低),利用這一特點,選擇適當(dāng)?shù)柠}濃度就能使DNA充分溶解,而使雜質(zhì)沉淀,或者相反,以達到分離目的。

(2)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是細胞中的某些蛋白質(zhì)則溶于酒精。利用這一原理,可以將DNA與蛋白質(zhì)進一步的分離。
2、DNA對酶、高溫和洗滌劑的耐受性
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質(zhì),但是對DNA沒有影響。大多數(shù)蛋白質(zhì)不能忍受60?80℃的高溫,而DNA在80℃以上才會變性。洗滌劑能夠瓦解細胞膜,但對DNA沒有影響。
3、DNA的鑒定
在沸水浴條件下,DNA遇二苯胺會被染成藍色,因此二苯胺可以作為鑒定DNA的試劑。
二、實驗設(shè)計
1、實驗材料的選取
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慮,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對較高的生物組織,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2、破碎細胞,獲取含DNA的濾液
動物細胞的破碎比較容易,以雞血細胞為例,在雞血細胞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同時用玻璃棒攪拌,過濾后收集濾液即可。如果實驗材料是植物細胞,需要先用洗滌劑溶解細胞膜。例如,提取洋蔥的DNA時,在切碎的洋蔥中加入一定的洗滌劑和食鹽,進行充分的攪拌和研磨,過濾后收集研磨液。
3、去除濾液中的雜質(zhì)
方案一的原理是DNA在不同濃度NaCl溶液中溶解度不同;方案二的原理是蛋白酶分解蛋白質(zhì),不分解DNA;方案三的原理是蛋白質(zhì)和DNA的變性溫度不同。
方案二是利用蛋白酶分解雜質(zhì)蛋白,從而使提取的DNA與蛋白質(zhì)分開;方案三利用的是DNA和蛋白質(zhì)對高溫耐受性的不同,從而使蛋白質(zhì)變性,與DNA分離。
4、DNA的析出與鑒定
(1)將處理后的溶液過濾,加入與濾液體積相等、冷卻的酒精溶液,靜置2~3min,溶液中會出現(xiàn)白色絲狀物,這就是粗提取的DNA。用玻璃棒沿一個方向攪拌,卷起絲狀物,并用濾紙吸取上面的水分。
(2)取兩支20ml的試管,各加入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mol/L的NaCl溶液5ml,將絲狀物放入其中一支試管中,用玻璃棒攪拌,使絲狀物溶解。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4ml的二苯胺試劑。混合均勻后,將試管置于沸水中加熱5min,待試管冷卻后,比較兩支試管溶液顏色的變化,看看溶解有DNA的溶液是否變藍。


實驗步驟??以洋蔥為實驗材料:

1、稱取30克已切碎的洋蔥,放入研缽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助研,倒入10mL 2mol/L的氯化鈉溶液,充分研磨。
洋蔥含有揮發(fā)性刺激物,有效減少刺激,才能使實驗順利進行。上課前,教師可先將洋蔥放入冰箱冷凍一會兒,使其涼透但又不能結(jié)冰;或?qū)⒀笫[切成幾大塊,放入清水泡一會兒,讓其揮發(fā)性刺激物溶于水,可以減輕刺激。然后將洋蔥切碎備用。研磨的目的主要是使洋蔥細胞破裂,使DNA溶于2mol/L的氯化鈉溶液,沒必要將洋蔥研成粥糊狀,后者既浪費時間又影響實驗效果。研磨時,切忌使用攪拌器(榨汁機)。使用攪拌器雖可以提高研磨效率,但攪拌器將洋蔥切成極細小的顆粒,無法通過過濾將洋蔥顆粒剔除。只能將酒精直接倒入濾液中,許多洋蔥小顆粒因為輕會漂浮起來,DNA藏在其中,無法分辨。學(xué)生看不到白色纖維狀粘稠物的DNA。
2、研磨后,用漏斗和紗布將汁液過濾到小燒杯中,得到濾液。
3、向濾液中加入95%的酒精溶液20mL,沿?zé)诰従彽谷�,不要震動或攪拌�?BR>此時,燒杯中的液體分為上、下兩層,下層較渾濁,上層澄清,很快上層溶液中就會有白色纖維狀粘稠物析出,用玻璃棒可將其輕輕卷起。這就是記錄生命遺傳信息的重要物質(zhì)??DNA。DNA析出的過程中,切忌震動和攪拌(不震動易于分層,我們就能很容易觀察到上清液中的絲狀物;攪拌會使非常柔軟的DNA斷裂成小段,不易取出)。如果用玻璃棒DNA不易卷起,可改用表面打毛的牙簽,DNA提取物就纏繞在牙簽上了。
4、鑒定:取兩支試管,編為1、2號,各加入2mol/L的氯化鈉溶液2mL,向1號試管中加入一些白色纖維狀物,振蕩使其溶解,然后向兩支試管中各加入2mL二苯胺試劑,沸水浴加熱5分鐘。

DNA與蛋白質(zhì)在NaCl溶液中溶解度比較:


















2mol/LNaCl溶液0.14mol/LNaCI溶液溶解規(guī)律
DNA溶解析出
蛋白質(zhì)部分發(fā)生鹽析沉淀溶解NaCl溶液從2mol/L降低過程中,溶解度逐漸增大


知識點撥:

1、為什么加入蒸餾水能使雞血細胞破裂?
蒸餾水對于雞血細胞來說是一種低滲液體,水分可以大量進入血細胞內(nèi),使血細胞脹裂,再加上攪拌的機械作用,就加速了雞血細胞的破裂(細胞膜和核膜的破裂),從而釋放出DNA。
2、加入洗滌劑和食鹽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洗滌劑是一些離子去污劑,能溶解細胞膜,有利于DNA的釋放;食鹽的主要成分是NaCl,有利于DNA的溶3、如果研磨不充分,會對實驗結(jié)果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
研磨不充分會使細胞核內(nèi)的DNA釋放不完全,提取的DNA量變少,影響實驗結(jié)果,導(dǎo)致看不到絲狀沉淀物、用二苯胺鑒定不顯示藍色等。
4、為什么反復(fù)地溶解與析出DNA,能夠去除雜質(zhì)?
用高鹽濃度的溶液溶解DNA,能除去在高鹽中不能溶解的雜質(zhì);用低鹽濃度使DNA析出,能除去溶解在低鹽溶液中的雜質(zhì)。因此,通過反復(fù)溶解與析出DNA,就能夠除去與DNA溶解度不同的多種雜質(zhì)。
5、以血液為實驗材料時,每100ml血液中需要加入3g檸檬酸鈉防止血液凝固。
6、加入洗滌劑后,動作要輕緩、柔和,否則容易產(chǎn)生大量的泡沫,不利于后續(xù)步驟地操作。加入酒精和用玻璃棒攪拌時,動作要輕緩,以免DNA分子的斷裂,導(dǎo)致DNA分子不能形成絮狀沉淀。
7、二苯胺試劑要現(xiàn)配現(xiàn)用,否則會影響鑒定的效果。
8、DNA的溶解度與NaCl溶液濃度的關(guān)系:
當(dāng)NaCl溶液濃度低于0.14mol/L時,隨濃度的升高,DNA的溶解度降低;當(dāng)NaCl溶液濃度高于0.14mol/L時,隨濃度升高,DNA的溶解度升高。
9、盛放雞血細胞液的容器,最好是塑料容器。
雞血細胞破碎以后釋放出的DNA,容易被玻璃容器吸附,由于細胞內(nèi)DNA的含量本來就比較少,再被玻璃容器吸附去一部分,提取到的DNA就會更少。因此,實驗過程中最好使用塑料的燒杯和試管,這樣可以減少提取過程的DNA的損失。
10、本實驗不能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作實驗材料,原因是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蛇x用雞血細胞作材料。
11、實驗中兩次使用蒸餾水,第一次的目的是使成熟的雞血細胞漲破釋放出DNA,第二次日的是稀釋 NaCl溶液,使DNA從溶液中析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97187.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生物實驗題歸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bjb@jiyifa.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