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是學生的入門課程,學生由開始時學習熱情高漲到后來興趣減弱,直至普遍對化學的學習感到困難與吃力,原因是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能及時得到解決,會對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對他們多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與綜合素質的提高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化學教學的最終目的,不是要使學生獲得多么高的分數(shù),而是要使學生的化學素質和修養(yǎng)得以提高,以適應今后的長遠發(fā)展和終身學習的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正是為了激發(fā)教與學中居于主體地位的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領悟、體會化學學習的快樂,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化學基礎知識、技能、方法,進而培養(yǎng)能力,形成化學素質,提高化學修養(yǎng)。
一、用化學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中各種生動鮮明的化學現(xiàn)象,能激起學生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能給學生以強烈的感官刺激,增強學生大腦皮層的興奮性,促使暫時聯(lián)系的形成。例如鎂帶的燃燒,鐵絲在氧氣中的燃燒,奇型怪狀的銅樹,不同PH色板與酸、堿、鹽的作用等實驗現(xiàn)象,使學生感到世界是如此的奇妙。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更易喚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興趣。例如學習二氧化碳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的性質實驗,設計這樣一個實驗問題:鹽酸、硫酸中分別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會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水,在其中一支試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紫色石蕊試液,分別有何現(xiàn)象?通過設置實驗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不斷理解和感受知識產生、發(fā)展的過程,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深入鉆研、主動創(chuàng)造的精神。
二、加強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往往使學生聽得入神、想象豐富。首先,講課時語言要準確科學;其次,要生動形象。例如講述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時,借助比喻: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與濃溶液、稀溶液的關系,就好比吃飯飽不飽與吃飯多少的關系,吃飽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沒有吃飽的人不一定吃得少。通過這樣的比喻,學生就會豁然開朗,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又比如,從微觀的角度解釋化學變化前后物質總質量不變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內容,將化學變化中原子的重新組合比作學生調座位,有助于對這一核心內容的理解。
三、豐富課外活動
根據(jù)中學生普遍喜歡化學實驗這一特點,平時可結合教學內容,或穿插復習學過的內容及相應的實驗,隨機性地開展課外活動,以便使學生學有所用,活躍思維,提高學習興趣。例如,利用課外時間,讓學生親自動手做家庭小實驗,自制簡易凈水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可利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參觀,加深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如在講化肥的制取時,可到化肥廠參觀,豐富學生的課外活動。還可進行化學專題講座、專題報告、開展化學游戲、辦化學小報等。通過開展課外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密切了化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從而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學習過程包括預習、閱讀、解題和觀察、記憶、思維等。如記憶過程,將抽象難記的知識,可采用一些竅門記下來。例如:把化合價、酸、堿、鹽溶解性表編成“口訣”、“順口溜”,學生興趣濃厚,記憶效果就好。學生養(yǎng)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知識就能掌握得牢、用得活,就能獲得知識內在的樂趣,從而進一步鞏固學習興趣。
五、開展科學探究活動
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可以使學生在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受到科學方法的訓練,體驗探究的樂趣,形成和發(fā)展探究能力?茖W探究學習更具有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產生濃厚的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情感。初中化學的探究活動,選題可以從學生的生活情境和已有的經驗出發(fā),力求貼近生活、貼近社會,以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引導,使學生認識到人類的生存與發(fā)展和化學息息相關。例如,通過對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二氧化碳相對含量的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雨水(河水)PH的測定的探究和對水資源的調查等,幫助學生從化學的角度認識和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自主地、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茖W探究活動運用觀察、實驗、調查等方法獲取信息和運用信息,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技能和才能。通過科學探究活動,學生對化學的學習將會有更高的積極性。
六、強調學習目的性教育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對某些學科缺乏學習積極性,往往是由于對學習這門學科的重要意義缺乏深刻認識造成的。學生學習化學的目的性不強,學習沒有壓力,也沒有動力。對此,本人在教學中,通過典型實例,根據(jù)教材自身的特點加強引導,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化學科學是現(xiàn)代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協(xié)調人與自然關系的紐帶,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依據(jù),是二十一世紀的希望;幫助學生明確學習化學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最終提高人類自身的生存質量,而不僅是背了多少書、考試得了幾分;讓學生了解化學的現(xiàn)狀和將來發(fā)展的廣闊前景,使他們明確無論從社會的需要還是將來個人發(fā)展的需要都應該學好化學。
作者:秦永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18221.html
相關閱讀:化學分析中如何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幾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