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
孟子曰:“
獨樂樂,不如與人樂樂;與少樂樂,不若與眾樂樂。”
此王公大人之樂,非貧賤所及也。孔子曰:“
飯蔬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在其中矣。”
顏子“
一簞食,一瓢飲”
,“
不改其樂”
。此圣賢之樂,非愚者所及也。若夫鷦鷯巢林,不過一枝;鼴鼠飲河,不過滿腹。各盡其分而安之,此乃迂叟之所樂也。
熙寧四迂叟始家洛,六買田二十畝于尊賢坊北關(guān),以為園。其中為堂,聚書出五千卷,命之曰“
讀書堂”
。堂南有屋一區(qū),引水北流,貫宇下。中央為沼,方深各三尺。疏水為五派,注沼中,若虎爪。自沼北伏流出北階,懸注庭中,若象鼻。自是分而為二渠,繞庭四隅,會于西北而出,命之曰“
秀水軒”
。堂北為沼,中央有島,島上植竹。圓若玉?,圍三丈,攬結(jié)其梢,如漁人之廬,命之曰“
釣魚庵”
。沼北橫屋六楹,厚其牖茨,以御烈日。開戶東出,南北列軒牖,以延
涼颼。前后多植美竹,為消暑之所,會之曰“
種竹齋”
。
沼東治地為百有二十畦,雜蒔草藥,辨其名物而揭
之。畦北植竹,方若棋局。徑一丈,曲其梢,交相掩以為屋。植竹于其前,夾道如步廊,皆以
蔓藥覆之。四周植木藥為藩援,命之曰:“采藥圃”。圃南為六欄,芍藥、牡丹、雜花各居其二。每種止植二本,識其名狀而已,不求多也。欄北為亭,命之曰:“澆花亭”。洛城距山不遠,而林薄茂密,常若不得見。乃于園中筑臺,構(gòu)屋其上,以望萬安、軒轅,至于太室。命之曰:“見山臺”。
迂叟平日多處堂中讀書,上師圣人,下友群賢,窺仁義之原,探禮樂之緒。
自未始有形之前,暨四達無窮之外,事物之理,舉
集目前。所病者,學之未至,夫又何求于
人,何待于外哉!志倦體疲,
則
投竿取魚,執(zhí)衽采藥,決渠灌花,操斧剖竹,濯熱盥手,臨高縱目,逍遙徜徉,唯意所適。明月時至,清風自來,行無所牽,止無所?,耳目肺腸,悉為己有,踽踽焉、洋洋焉
,不知天壤之間復有何樂可以代此也。因合而命之曰:“獨樂園”。
或咎迂叟曰:“吾
以與人,人且不取,豈得強之乎?必也有人肯同此樂,則再拜而獻之矣,安敢專之哉!”
注:神宗熙寧間,王安石推行新法。司馬光反對新法,被貶為西京(
洛陽)
御史臺,熙寧六(1073)
,購地二十畝,筑園。
8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以延
涼颼
延:迎取。
B
.辨其名物而揭
之
揭:為……
做標志。
C
.事物之理,舉
集目前
舉:借取。
D
.雖推
以與人
推:推讓。
9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皆以
蔓藥覆之
以
相如功大,立為上卿
B
.學之未至,夫又何求于
人
不及今令有功于
國
C
.志倦體疲,
則
投竿取魚
于其身也,則
恥師焉
D
.踽踽焉、洋洋焉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10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文章開頭引用孟子、孔子的語句,意在說明“
王公大人之樂”“
圣賢之樂”
是高尚的,而作者自己的“
獨樂”
是迂腐庸俗的。
B
.本文記述了獨樂園的布局,既有方位介紹,又有形狀描摹,并依據(jù)區(qū)域的景觀特點或功能命名,突出了“
獨樂園”
命名之寓意。
C
.作者在此小園中悠閑自得,生活內(nèi)容豐富,時而在“
讀書堂”
思考事理,時而在庭院中釣魚灌花、登高望遠,其樂勝于園外之樂。
D
.作者以問答形式說明自己并非不想推以與人,而是別人不肯同此樂,所以才獨享其樂,這就委婉地表達了抑郁不得志的情懷。
11
.把第三題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迂叟平日多處堂中讀書,上師圣人,下友群賢,窺仁義之原,探禮樂之緒。
(2
)必也有人肯同此樂,則再拜而獻之矣,安敢專之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81448.html
相關(guān)閱讀:《羅亨信,字用實》閱讀答案及譯文
高中文言實詞突破經(jīng)典練習100題(附詳細解答)
《晁迥,字明遠》閱讀
《縣令丞薄史題名碑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潘將軍失珠》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