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論述類文本《精英與榮譽》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議論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論述類文本( 18分) 精英與榮譽 梁文道 在 我爸是李剛那件事剛傳出來時,我曾經(jīng)問過自己一個很傻很天真的問題。假如那位在河北大學飛車撞死人的輕男子出事之后,馬上下車查看 論述類文本(18分)
精英與榮譽
梁文道
在“我爸是李剛”那件事剛傳出來時,我曾經(jīng)問過自己一個很傻很天真的問題。假如那位在河北大學飛車撞死人的輕男子出事之后,馬上下車查看情況,然后說的不是“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剛”,而是“大家趕快幫忙救人,一切責任由我承擔,我爸是李剛”,整件事的走向會不會有什么不同呢?
我這么問的理由很簡單,因為我想像中的那句“一切責任由我承擔,我爸是李剛”其實也很符合“常理”;只不過它和真實情況中的“我爸是李剛”依循的邏輯不一樣。
李剛也算社會精英了吧。自古以來,各個社會的精英都享有大小不一的特權;但這種特權不是沒有代價的。去過劍橋和牛津的人大概都見過他們紀念二戰(zhàn)陣亡校友的碑志,那里有多少華正茂的青呀,更不乏父蔭廣被的權貴之后。本來等著他們的,是美好的人生前景;然而戰(zhàn)火一啟,他們要率先參軍,在長空與怒洋間抵抗納粹,為國捐軀。
這正是古代貴族傳統(tǒng)的最后霞光。那些貴族平日養(yǎng)尊處優(yōu),接受平民獻稅納貢,戰(zhàn)時就得挺身上馬,迎敵護國。這種傳統(tǒng)沒有中西之別,我們的“士”比這些歐洲貴族還要古老。既然你享受了那么多,憑什么你不用付出?
這不只是赤裸的交換,它還演化成了榮譽的一部分。著名倫理學家阿皮亞在其近著《榮譽規(guī)條》中定義榮譽為“值得尊敬”,當我們說一個人是“尊貴的”或者稱他“有榮譽”的時候,意思就是他具有值得尊敬的品質。這種品質往往具體表現(xiàn)為一套規(guī)范、一組規(guī)條,凡是享有榮譽的人都應遵從這套規(guī)條,并做到最好。那都是些什么樣的規(guī)條呢?英國紳士階層一向被認為是有榮譽且值得尊敬的,身為紳士,他就應該誠實不欺、保護弱小、尊重婦女、言行得體……只有完全達到這些標準,他才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紳士,不辱家聲,也不負他人的尊重。
假如有人指控他違犯規(guī)條并且全都屬實的話,他就應該感到羞愧;要是他人的批評乃無中生有的誹謗,他就得奮力捍衛(wèi)自己的榮譽,甚至不惜決斗。歷史上大部分的紳士決斗都和榮譽受到冒犯相關,而不是通俗劇中常見的感情糾葛。
看似卑之無甚高論,阿皮亞對榮譽的定義卻點出了一項關鍵,那就是榮譽與尊敬的聯(lián)系。財富、權力甚或直接的暴力都能脅迫他人對你折腰,你應該曉得這個不叫做榮譽。“士可殺不可辱”,中國古人對精英榮譽的講究甚至更加嚴苛,哪怕是到了別人根本看不見你在干什么的境地,君子仍要“慎獨”。
然而,從“我爸是李剛”到一連串精英后代惹出的禍事中,我們看到的是一番完全不合理想的景象。這批中國精英不講究榮譽,卻期待尊敬;他們擁有配得上精英身份的財富和權力,卻不具備精英引以為榮的品質。
15.“它和真實情況中的‘我爸是李剛’依循的邏輯不一樣”。試分析兩者依循的邏輯有何不同。(6分)
16.文章以英國權貴之后和紳士為例,并兩次提到中國的“士”,有哪些作用?(6分)
17.本文圍繞“精英與榮譽”展開論述,作者對此表明了哪些主要觀點?(6分)
15.真實情況的邏輯是:因為“我爸是李剛”,有權有勢,“我”就可以不負責任,可以囂張,你也拿我沒辦法。(3分)作者假設的邏輯是:因為“我爸是李剛”,我要維護他作為社會精英的榮譽,所以我會負責;而且事關父親的名譽,我肯定能負責。(3分)
16.①舉例論證精英享有特權必需付出代價的傳統(tǒng),精英只有遵守一系列規(guī)條,才能享有榮譽并值得尊敬;②通過類比,說明有關精英的責任和榮譽的傳統(tǒng)中西無別;③古今對比,使文章對當下中國所謂精英的批評有理有據(jù)。(6分,每點2分)
17.①自古以來,社會精英的特權都是以他們對社會、國家的責任和關鍵時刻的付出為代價的;②社會精英只有遵從一套為世人推崇的規(guī)條才具有值得尊敬的品質,獲得社會的尊重;③批評當下中國所謂的精英不講究信譽,不具備精英引以為榮的品質。(6分,每點2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89834.html

相關閱讀:“微博粉絲”閱讀答案(高考天津卷)
劉芳《當文化遇到資本》閱讀答案
雷海宗《專家與通人》閱讀答案
《中國人文化性格的內(nèi)傾性》閱讀答案
《中國文化“和”的精神》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