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運動是教學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的難點,同時,也是的重點內容之一。系統(tǒng)總結該類題目的解題思路,可以有效的提高的答題。我們在備考時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幫助理清了思路,提高了學生解題的準確率。
對于地球運動規(guī)律及產生的地理意義,人們習慣上以地球示意圖和數(shù)據的方式進行描述,在各類、考查中,大多數(shù)采用上述兩種方式。為了考查學生的綜合和,人們往往在上述兩種方式的基礎上,變化為其它的形式,如示意圖與數(shù)據形式的互換,數(shù)據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等等。對地球運動及地理意義的描述主要包括地球示意圖和數(shù)據兩種方式。
一、視點圖的分類及判讀
在地球運動部分,人們是把地球作為一個整體進行研究,因此,大部分是利用地球示意圖的方式進行描述。在各種地球示意圖中,主要是地球俯視圖。因為在太空中無上下,地球又是球形的,我們所見的地球示意圖都是在地球外某一點的俯視圖;人們?yōu)榱搜芯康姆奖,在地球上人們利用經緯線進行定位、描述,因此,采用不同位置的俯視圖成為學生學習中的一個屏障。為了便于說明,在本文中,把地球示意圖統(tǒng)稱為視點圖,以圖形的中心點為依據,分為三類:赤道視圖、極點視圖、任意視圖。
1.赤道視圖:是指以赤道上某一點上空俯視的地球示意圖。在該種地圖上,首先要找到關鍵的隱藏的已知條件,在本部分隱藏的已知條件主要有:赤道上晝夜平分,晝長為12小時,日出、日落地方時分別是6時和18時;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圖上表現(xiàn)為是自左向右。春、秋分日赤道上的正午太陽高度為90°,晨昏線(圈)與赤道垂直且與某一經線(圈)重合通過南北極點;其它時間,晨昏線與赤道斜交,南、北極點一個在晝半球,一個在夜半球。解題步驟是:先借助晝夜半球、地球自轉方向確定晨昏線是晨線還是昏線;再根據晨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確定地方時為6點或18點(晨線與赤道的交點為6點,昏線與赤道的交點為18點);根據題目所給信息排列經線度數(shù),從而完成題目要求 高中歷史。
【例題解析】(2004·江蘇)讀右圖(陰影部分為夜半球),回答(1)~(2)題。
(1)若此刻西半球為夜半球,太陽直射點的經度是()
A.東經70°B.東經90°
C.西經70°D.西經110°
(2)此日在()
A.3月21日前后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D.12月22日前后
本題考查學生判讀光照圖的能力及推理能力。解題思路:根據晨昏線與經線圈重合,可判斷出該日太陽直射點在赤道上;同時西半球為夜半球,即圖中最右側的經線為晨線,地方時為6點,度數(shù)為20°W,由此向東90°的經線即70°E經線即為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在進行第2問判斷時,要充分利用圖中所給的地球公轉方向信息,可以判斷該日為秋分日。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39459.html
相關閱讀:熱帶草原氣候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