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①季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fēng),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fēng),必偃。” (
《論語·顏淵》)
②孟子曰:“以善服人者,未有能服人者也;以善養(yǎng)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離婁下》)
(1
)以上兩則材料都談到了什么共同的話題?(2
分)
(2
)孔子和孟子在這一話題上的明顯分歧是什么?(4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9.
(1
)善和為政(稱王/
為君)的關(guān)系。(或者:善對為政的作用)(只答“善”或“為政”,得1
分)
(2
)孔子認(rèn)為為政者要率先做好垂范,用自己的行善(或:用自身好的品行和做法)去感化百姓。(2
分)孟子則認(rèn)為,為政者單憑善就想讓百姓心服,這是根本不能實現(xiàn)的;為政者必須用善的道理去教導(dǎo)百姓,才能讓百姓真正心服,從而有利于稱王。(2
分)
【參考譯文】①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fēng),在下位者的品德好比草,風(fēng)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②孟子說:“靠善來使人心服,沒有能使人心服的;靠善來教育感化人,才能使天下的人心服。天下的人不心服卻能統(tǒng)治好天下的,是從來不會有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26851.html
相關(guān)閱讀:“蒙驁帥師伐魏,取高都、汲!遍喿x答案
節(jié)選自清代廖燕《金圣嘆先生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左宗棠,字季高》閱讀答案及翻譯
袁枚《隨園后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王安石《讀孟嘗君傳》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