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高考文綜點評:地理知識考查穩(wěn)中求變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讓人緊張、期待的2016年高考文綜終于落下帷幕,今年北京是第二年采用新課改試卷,文綜試題又一次讓考生們體會到了“新高考”的威力:題目靈活,覆蓋面廣,注重能力。試卷出題模式與以往相似,仍然是選擇題11道,36題為地理綜合題,在39、40綜合題中也有地理知識的考察。今年高考選擇題有一定難度,大題難度不是很大,體現(xiàn)了新課改的要求,沒有特別偏、特別怪,不知道怎么入手的題目。

總體來說,地理考試選材源于教材而又高于教材,很好的突出了能力的考查,從多角度、多視點、多層次地考查了地理思維,強調知識和能力的綜合性,同時試題有適當?shù)膭?chuàng)新,體現(xiàn)新課標改革的精神,在經(jīng)歷了上一年新課標改革后,可以說北京卷已經(jīng)逐漸走向了成熟?傮w來說呈現(xiàn)以下特點:

繼續(xù)注重主干知識的考察

今年高考地理試卷仍然非常重視對書本中主干知識的考察,這也是新課改之后高考的方向。注重基礎、注重主干、重注應用。試卷將中圖版和人教版兩套地理教材很好的結合起來,考察學生的基礎知識。在今年高考大題中,地理36綜合題考察的是我國的西北地區(qū),仍然設計的是此處的氣候、河流補給類型、管道運輸、綠洲分步等,都是書本中的主干知識,氣候、河流、描述、交通都有涉及。很明顯我們可以看出,在高考中,需要記憶的內容少了,理解的內容多了,考察學生邏輯推理的內容增加了。

仍以地圖為載體考察學生讀圖的能力

地圖知識,最原始的地圖的概念,是我們學習好地理的基礎,今年地理高考仍然十分重視對學生這一能力的考察。和去年一樣,北京今年高考地理中圖幅的數(shù)量仍然很多,很好的突出了地理的特色,地理語言的特色。這是最突出的特點。地理學科讀圖時代到來了,圖像化相信勢必成為未來高考的趨勢。

結合熱點 側重知識的遷移

在本年度大題中,仍然涉及到了地理選修教材?旅游地理要素,考察的是紅色旅游的意義,難度不是很大。旅游的意義和旅游區(qū)位條件是旅游地理中的重要內容,考試很好的結合了近年來紅色旅游熱的現(xiàn)象,很好的將知識融合到了事件背景中,考察了學生對于知識的遷移能力,另外也考察了森林的生態(tài)效益,是書本中熱帶雨林開發(fā)中雨林效益的知識遷移,在考試的同時,也能夠起到一定的環(huán)境教育的價值。

整體來看今年的北京卷,無論是題目整體的高度,學科知識結構,題目的設計,都做的比較好。試卷中涉及的題目很大部分是平時復習過的知識點,而試卷本身又具有一定的發(fā)揮空間,區(qū)分度也不錯,亮點也很突出,考查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很好的體現(xiàn)了新課標的精神,可以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高考地理繼續(xù)加大對圖像、基礎知識的考察,穩(wěn)重求變,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下面給大家一些建議:

首先:要特別重視書本中的主干知識,在重視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這三本高中教材的同時,還要重視對初中那部分基礎知識的學習。比如地圖知識,等高線,坡面圖等,從最原始的概念入手,把相關概念都弄清楚;A知識、主干知識、讀圖的能力是學好地理的基礎,只有將這些基礎掌握了,才能靈活運用,才能對知識更好的遷移。與此同時,還要特別注重書本中案例的學習,掌握特殊國家的自然特征、人文狀況。

第二:時刻重注讀圖的能力的培養(yǎng),功夫下在平時。一定要學會讀圖,將圖中的隱含信息挖掘出。圖像化是未來考試的熱點和趨勢,我們要做到看清圖、看懂圖、理解圖。平時學習中刻意鍛煉自己讀圖的能力,總結圖中挖掘信息的隱藏點,加大對圖的敏感程度。注重不同內容的比較和彼此知識的聯(lián)系。

第三:注意當年發(fā)生的時事熱點,高考文綜向來結合當年所發(fā)生的熱點問題,考察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識。同時,要注意規(guī)范做題,提高得分率,一定要規(guī)范語言,規(guī)范條理。尤其是綜合題36、39、40題,要想少丟分,一定要規(guī)范,注重文科知識的系統(tǒng)性、條理性,這樣才能應用得心應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39092.html

相關閱讀:人口職業(yè)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