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習方法!

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學案--文言文學案2:抓住四類關(guān)鍵虛詞,實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2015 屆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學案 -- 文言文 學案 2 抓住四類關(guān)鍵虛詞,實實在在譯到位 學案略語 文言虛詞在表情達意中作用很重要。福建卷從不單獨設(shè)題考查虛詞,而是把虛詞放在翻 2015
屆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學案
--
文言文
學案2
 抓住四類關(guān)鍵虛詞,實實在在譯到位
學案略語 文言虛詞在表情達意中作用很重要。福建卷從不單獨設(shè)題考查虛詞,而是把虛詞放在翻譯中考查,而且考查不刻意,帶有隨機性,有時會超出《考試說明》的范圍。考生對此不可隨便處之,在二輪復(fù)習中應(yīng)強化《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18
個虛詞、其他常用虛詞及復(fù)音虛詞的翻譯意識,做到只要“
遇到”
就能“
抓住”
,只有“
抓住”(
譯到位)
才能抓分。
自我診斷,找出答題短板
1
閱讀下面的文段,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
甲)
愚觀賈生之論,如其所言,雖三代何以遠過?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
若賈生者,非漢文之不能用生,生不能用漢文也。(
選自蘇軾《賈誼論》)
(
乙)
誼既以謫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為賦以吊屈原。屈原,楚賢臣也,被讒放逐,作《離騷賦》,其終篇曰:“
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
遂自投江以死。誼追傷之,因以自喻。其辭曰:“……
側(cè)聞屈原兮,自沉汨羅。造?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極,乃殞厥身。嗚呼哀哉!逢時不祥。”(
選自《漢書·
賈誼傳》)
(1)
得君如漢文,猶且以不用死,然則是天下無堯、舜,終不可有所為耶?
譯文: 
答案 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被任用而郁郁死去,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
得分點 “
猶且”“
以”“
然則”
。
(2)
已矣,國亡人,莫我知也。
譯文: 
答案 算了吧,整個國家沒有清醒的人,也沒有誰了解我。
得分點 “
已”
、“
亡”
、賓語前置句。
(3)
遭世罔極,乃殞厥身。
譯文: 
答案 (
你)
遭受世人無盡的讒言啊,乃至于毀了自己的生命。
得分點 “
罔極”“
乃”“
殞”“
厥”
。
參考譯文
(
甲)
我看賈誼的議論,照他所說的規(guī)劃目標,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超過他呢?遇到像漢文帝這樣的明君,尚且因未能被任用而郁郁死去,既然如此,那么如果天下沒有堯舜那樣的圣君,就終身不能有所作為了嗎?……
像賈誼這樣的人,不是漢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賈誼不能利用漢文帝來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負。
(
乙)
賈誼因為被貶而離開京城,內(nèi)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時候,寫下一篇辭賦來憑吊屈原。屈原是楚國的賢臣,因為受到讒言而被貶,寫了《離騷》,《離騷》的結(jié)尾說:“
算了吧,整個國家沒有清醒的人,也沒有誰了解我。”
于是自己投江而死。賈誼緬懷屈原,為他的遭遇而感傷,并把他與自己相類比。他的賦文說:“……
途中聽說屈原啊,自己沉到汨羅江自殺了。到了湘江后寫一篇文章投到江水中啊,(
我)
恭敬地憑吊屈原先生。(
你)
遭受世人無盡的讒言啊,乃至于毀了自己的生命。唉!遭逢的時代不好啊。”
2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憫 獐
[
清]
侯方域
客有過侯子以獐獻者。侯子曰:“
獐可馴乎?”
客曰:“
夫至德之世,獸可同群而游,今子無乃有所不信耶,而何獐之疑歟?
侯子曰:“
然。”
營室而授獐焉。王仲鳧聞之,曰:“
子之不善于獐也審矣,曷以授余?
侯子曰:“
子之庭有二物焉,其大者類西旅氏之獒①
,而小而駿者韓子盧之裔②
也,是皆有欲于獐,奈何?”
仲鳧笑曰:“
子非特不善于獐也,又且不知吾二犬。吾將導(dǎo)獐而見之二犬,侵假③
而共牢以為食,侵假而共寢以為處,侵假而相與為友,而日以益善,予因而安之,豈更害哉?
侯子曰:“
雖然,子曷使童子守之,而猶授獐以索?”
仲鳧默然不應(yīng)。
居三日,仲鳧以告曰:“
吾廢吾童子矣。視二犬之貌,且翦翦④
焉適矣。”
又居三日,仲鳧以告曰:“
吾廢吾索矣。視二犬之情,且煦煦⑤
然親矣;雖然,獐猶有間焉。”
又居三日,仲鳧以告曰:“
獐無間矣,與二犬者為一矣。”
又居三日,而二犬伺獐之寢也噬之,獐竟以死。
仲鳧蹙然不悅,而語侯子以其狀。
侯子曰:“
子固未知之耶?向二犬之翦翦焉若適者,所以餌吾童子也,既而煦煦焉若親者,所以餌去其索,而恐或為之援也;既而示之以無間者,乃所以餌夫獐也。撤其防,去其援,而又探得其情,此西楚霸王之無所用其力,而南宮萬之所以斃也,何況于獐哉?”
仲鳧大怒,抽戈以逐二犬。侯子曰:“
無庸也,夫世之相與為友,日以益善,反出其不意而害之者,其智非始于二犬也。”
或曰:“
是獐也,狷中而狹外,類于人恒有所不可者,即無二犬,亦將有災(zāi)焉。”(
選自《壯悔堂文集》,有刪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69837.html

相關(guān)閱讀:“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閱讀答案附翻譯
《看松庵記 宋濂》閱讀答案
節(jié)選《屈原列傳》閱讀答案
節(jié)選自清代廖燕《金圣嘆先生傳》閱讀答案(附翻譯)
“趙韓王為相”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