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I課件的選題應有效適當
選題的范圍一般包括:
(1)教學中的重難點和抽象的問題,如晶體結構知識的教學。
(2)實驗類的選題:a.需讓學生反復觀察的實驗;b.現象模糊的實驗,如壓強對化學平衡的影響;c.較難完成的實驗,如H2與F2在暗處發(fā)生爆炸;d.有危險性污染嚴重的實驗;e.化學實驗原理的解釋,如電解的過程;f.難以再現的實驗現象,如原子彈、氫彈的爆炸;g.化學實驗錯誤操作的后果,如將水倒入濃硫酸中的錯誤操作的現象及后果等。
(3)把教學中需要用動態(tài)模擬的內容編寫成動畫,增加視頻效果和聲音。例如化工生產流程圖設計成動畫等。
(4)充分利用計算機交互性強、容量大的特點設計相應的習題庫供師生查閱等。素質教育對教學的一個要求是“課內大容量,課外減負擔”,使用人機對話的練習要優(yōu)越于過去常規(guī)練習方式。但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充分發(fā)揮實驗的作用,有些教師濫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本來在實驗室里完成而且現象明顯的實驗,卻用模擬效果代替,如噴泉實驗、鈉與水的反應等。利用計算機教學,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
二、有效的CAI化學課件應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
在制作課件之前,應對所選的課題進行教學內容設計,分析教學對象,根據教學大綱,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水平上的教學目標。由于教學設計的應用和教學目標的可測量性,采用CAI課件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應該是可以測量的,因而在制作過程中通過不同的方式和變換手段充分體現教學目標。
三、充分地發(fā)揮交互特性
計算機化教學的最大優(yōu)點莫過于課件中人交互性,要充分利用這優(yōu)勢,并在CAI課件設計上要防止走極端。一是把計算機當成電子翻頁器,不能很好利用。二是連續(xù)不斷地要求回答與教學目標關系不大的問題頻頻出現,影響教學效果。
四、CAI應保持學習者的興趣
不能簡單地認為計算機作為教學媒體就必然能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雖然有些學生比較喜歡計算機教學模式,但這種情況并不能長久保持下去,CAI課件必須能不斷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五、有效的CAI課件應具有科學性
使用的CAI課件的內容必須具有科學性,這是CAI首要的條件。有些教師為了追求CAI課件的動感效果或藝術效果,人為的增加一些與事實相反的一些處理,導致了交給學生的知識出現了科學性的錯誤。
六、有效的CAI化學課件應與學習者相適應
CAI課件編制應注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興趣,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和認知規(guī)律,不能強制學生學習他不適宜學的東西。要從學生角度考慮CAI的設計,注意啟發(fā)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答問題的能力。
七、有效的CAI應有效地利用計算機的資源
計算機的屏幕除呈現正文之外,可以用靜態(tài)和動態(tài)交替繪圖、彩色、閃爍和聲音等來擴大描述的感染力。有效的CAI化學課件在制作時,制作者必須充分了解在開發(fā)課件時所用
計算機系統(tǒng)的各種性能,而且更好地利用計算機的這些特性,克服機器的局限性。例如避免出現動態(tài)圖形移動太慢程序太長,以至在可用的內存中無法保存程序反復地訪問軟盤或硬盤,使程序執(zhí)行變慢等。
八、有效的CAI化學課件應是可評價的
一個CAI課件由幾個階段構成,每一個階段都應可以評價。一個較高水平的CAI課件能夠激發(fā)學習者,使學習者明確課程的目標,需呈現好的教學組織,經常評價每個步驟,提供足夠的反饋,評價學生最終的執(zhí)行情況和計算機本身的執(zhí)行情況。
九、開發(fā)CAI課件的硬件設置應具有可靠性
(1)不受操作的影響。指用戶在操作過程中未按照要求或未按屏幕上的提示而按了不正確的操作鍵時的抗干擾能力。
(2)不受錯誤干擾。a.學生判斷錯誤與正確;b.能對答案作分析處理,使用戶可以校對自己的答案。
(3)程序設計技巧。a.應綜合地利用文字、聲音、圖形并使彼此協(xié)調;b.圖形應有較好的動態(tài)效果;c.畫面要美觀。
(4)使用方便。a.能靈活地進入或退出;b.能任意選擇某一內容;c.能控制畫面或文字在屏幕上停留時間;d.屏幕揭示簡單明了,漢化。
十、CAI課件的開發(fā)應考慮到客觀條件
要把學校目前的客觀條件和教學需要結合起來考慮,遵循低成本、高效能的原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06043.html
相關閱讀:學霸分享高考二輪復習化學元素符號快速記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