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
父少保、樞密使、都督、信國公批付男?子:
汝
以詩禮起門戶,吾與汝生父及汝叔同產(chǎn)三人。前輩云:“
兄弟其初,一人之身也。”
吾與汝生父俱以科第通顯,汝叔亦致簪纓。使家門無虞,骨肉相保,皆奉先人遺體以終于牖下,人生之常也。不幸宋遭陽九②
,廟社淪亡。吾以備位將相,義不得不殉國;汝生父與汝叔姑全身以全宗祀。惟忠惟孝,各行其志矣。
吾二子,長道生,次佛生。佛生失之于亂離,尋聞已矣。道生汝兄也,以病沒于惠之郡治,汝所見也。嗚呼,痛哉!吾在潮陽聞道生之禍,哭于庭,復哭于廟,即作家書報汝生父,以汝為吾嗣。兄弟之子曰猶子,吾子必汝,義之所出,心之所安,祖宗之所享,鬼神之所依也。及吾陷敗,居北營中,汝生父書自惠陽來,曰:“
?子宜為嗣,謹奉潮陽之命。”
及來廣州為死別,復申斯言。傳云:不孝,“
無后為大。”
吾雖孤孑于世,然吾革齋之子,汝革齋之孫,吾得汝為嗣,不為無后矣。吾委身社稷,而復逭不孝之責,賴有此耳。
汝性質(zhì)?爽,志氣不暴,必能以學問世吾家。吾為汝父,丌得面日訓汝誨汝,汝于“
六
經(jīng)”
,其專治《春秋》,觀圣人筆削褒貶、輕重內(nèi)外,而得其說,以為立身行己之本。識圣人之志,則能繼吾志矣。吾網(wǎng)中之人,引決無路,今不知死何日耳!抖Y》:“
狐死正邱首。”
吾雖死萬里之外,豈頃刻而忘南向哉!吾一念已注于汝,死有神明,厥惟汝歆。仁人之事親也,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汝念之哉!歲辛巳元日書于燕獄中。
(取材于巴蜀書社《文天祥詩文選譯》)
【注】①
革齋先生:文天祥父文儀,字士表,號革齋先生。②
陽九:指厄運。
18.
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
汝叔亦致簪纓 致:獲得
B.
使家門無虞 虞:預料
C.
其專治《春秋》 治:研究
D.
則能繼吾志矣 則:就
19.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
分)
A.
皆奉先人遺體以終于牖下 ,人生之常也。
——
都愛惜先人留給我們的身體終老于家中,這是人生的綱常道義。
B.
及來廣州為死別,復申斯言。
——
等到他來廣州與我作死別時,又重申這話。
C.
吾委身社稷,而復逭不孝之責,賴有此耳。
——
我獻身于國家,又可逃避不孝的罪責,全靠這件事了。
D.
吾網(wǎng)中之人,引決無路,今不知死何日耳。
——
我是羅網(wǎng)中的人,想被放出是辦不到的,還不知道死在哪天呢。
20.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
分)
A.
文天祥的父親憑借詩文起家,育有三子,文天祥為國捐軀以盡忠,文?的親生父親和
叔父則為盡孝而保全自我。
B.
文天祥育有兩個兒子,長子叫道生,次子叫佛生,道生因病死于惠郡治所,佛生在戰(zhàn)
亂中與家人走失而不知所終。
C.
文天祥失去兩個親生兒子后,寫信給弟弟商量把文?過繼為自己的兒子,他被捕后,
弟弟兩次親自來商定這件事。
D.
文天祥認為文?性情樂觀豪爽,心氣平和,叮囑他認真學習儒家經(jīng)典,取其精華,并
把它作為自己立身處世的根本。
21.
文章提到《春秋》和《禮》,這兩部書與 、 、 、及《樂》合稱“
六經(jīng)”
。(3
分)
22.
文中引用的“
狐死正邱首”
,意思是“
狐死后頭部向著自己巢穴的山丘”
,作者的引用有何目的?請簡要說明。(5
分)
【選文二】
至元十九……
召入諭之曰:“
汝何愿?”
天祥對曰:天祥受宋恩為宰相安事二姓愿賜之一死足矣然猶不忍遽麾之退言者力贊從天祥之請從之俄有詔止之天祥死矣。天祥臨刑殊從容,謂吏卒曰:“
吾事畢矣。”
南向拜而死。數(shù)日,其妻歐陽氏收其尸,面如生,四十七。其衣帶中有贊曰:“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惟其義盡,所以仁至。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取材于《宋史·
文天祥傳》)
23.
用斜線(/
)給上面文言文畫橫線的部分斷句。(4
分)
24.
結(jié)合選文一和選文二中文天祥《衣帶贊》的內(nèi)容,談談你對文天祥的“
志”
的理解(5
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42083.html
相關(guān)閱讀:《寇恂字子翼》閱讀答案及翻譯
《二歌者傳 戴表元》閱讀答案及翻譯
“耶律乙辛,字胡睹袞,五院部人”閱讀答案
《先妣事略》閱讀答案附譯文
《高柔字文惠》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