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熱點:地方兩會展現新理念新作為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政治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擅自離會一小時以上視為無故缺席的一小時緊箍咒,通過微信公號查看議程和發(fā)言的掌上兩會各地進入兩會季,令人稱贊的會風、提質增效的創(chuàng)新,頗受關注。然而,更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為改革計、為發(fā)展謀、為民生言的兩會議題。

在兩會這個參政議政的平臺上,與時俱進的新,求真務實的變,是一個重要特點。綜觀今年各地的兩會,時代性更加凸顯。GDP增速調整、轉型升級加快,是經濟新常態(tài)下的新要求;養(yǎng)老保障與全面二孩這一老一小的問題,是人口結構變化后的政策調整;治污、治霾、治大城市病,折射治理方式和路徑的轉變;打好扶貧開發(fā)攻堅戰(zhàn)、布局謀篇全面小康,源于發(fā)展進入新的沖刺階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意味視野的開闊、格局的拓展。這些社會關注、公眾關切的熱點話題,商的是當下生活,議的是未來方向,背后是整個時代的潮涌脈動,難怪代表委員們會被點燃激情,一些地方搶麥揮衣服求發(fā)言,就是鮮明寫照。

發(fā)展目標上,區(qū)間調控取代了速度情結。例如,2016年GDP的預期增速,江蘇為7.5%8%,浙江為7%7.5%,上海為6.5%7%即使云南的8.5%、寧夏的7.5%,也都在固定數字上加了左右以上的后綴。顯然,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地方經濟主動適應新常態(tài)。經濟增長的區(qū)間,也正是兼顧增長與轉型、應對壓力與挑戰(zhàn)的空間。

發(fā)展取向上,追求數量變成了注重質量。各地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委員參政議政,透出發(fā)展愿景:北京聚焦大城市病,市委書記談首都變首堵的尷尬和紅警一拉,徹夜難眠的壓力;福建念好山海經,充分認識到發(fā)展丟了綠水青山最終會丟了金山銀山而甘肅聚焦簡政放權,要求放得下還要接得住中央提出五大發(fā)展理念,各地根據實情對接,都是在品質上下功夫、做文章。

變則通,通則存,存則強。不是不要經濟增速,而是要符合經濟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速度;不是不要體量增長,而是要有質量的經濟結構調整。速度的轉變和質量的提升,都是要抓住新的發(fā)展機遇,在新常態(tài)下因勢而謀、因勢而動、因勢而進?傮w看,地方兩會上,各地政府的施政綱領、代表委員的建言獻策,反映出發(fā)展理念更科學、發(fā)展目標更合理、發(fā)展思路更明確。

新理念,還要配合新作為,才能實現新開局,這考驗著執(zhí)政者的治理智慧,也是代表委員可以建言獻策之處。以處置僵尸企業(yè)為例,這是化解產能過剩的牛鼻子,是必須要做的手術。然而,倘若一聲令下就關門大吉,會不會出現職工失業(yè)、會不會引發(fā)社會風險、有沒有社會托底保障?來自各行各業(yè)的代表委員們從各個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建議,更提示執(zhí)政者從整體上、在全局中考慮問題。

如何鑿開冰面?那就先用錘子集中敲打一個點。改革是破冰的錘子,改革落地生根就是集中用力的那一個點。甘肅對接國家房地產去庫存政策,制定落戶城市農民工納入住房公積金保障范圍的政策;廣東逐步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青海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和居住證制度雙落地,建立農牧民進城購房和租房財政補貼政策在不少地方,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成為去庫存的重要手段。讓新理念落地生根,正需要借助改革之手,找到新的突破口。

一份是政府工作報告,一份是十三五規(guī)劃綱要(草案),前者是總結,后者是展望。今年各地的兩會上,這兩份重要文件有著繼往開來的意味。站在十二五與十三五的交匯點,來自全國各地的好聲音,正在匯聚成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滾滾春潮。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54956.html

相關閱讀:時政熱點:曾志偉辭去政協常委是個好“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