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維新派所辦報刊編成一句話:“中國萬事新”。話中每一個字代表一份報刊名稱,即“中”指《中外紀(jì)聞》,“國”指《國聞報》,“萬”指《萬國公報》,“事”取“時”近音,指《時務(wù)報》,“新”指《新民叢報》。這樣把教材中所有維新派的報刊名稱記全了。整句話中最后一個字“新”,還表示這句話是維新派報刊名。
再把革命派所辦刊物編成一句話:“民國二漢游蘇浙”。每個字代表革命派所辦報刊名稱,即“民”指《民報》,“國”指《國民報》“二”指《二十世紀(jì)大舞臺》,“漢”指《漢聲》,“游”指《游學(xué)譯編》,“蘇”指《蘇報》,“浙”指《浙江潮》。整句話頭兩個字“民國”,聯(lián)想到革命派建立中華民國,就會想到這句話是指革命派所辦報刊了。
由此可以看出,歷史中很難記憶、再易混淆的知識,都可以找到簡單實效的掌握方法,只是需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罷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59461.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中歷史知識點:依法治國(十五大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