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之間畢業(yè)半年多了。最近和同學小聚,難免談及這半年工作的感受。令我吃驚的是,居然好多人都在念叨著想換工作。去年找工作起早貪黑、焦灼難耐的場景歷歷在目,辛辛苦苦花了8個月找的工作,居然才剛剛半年左右就有這么多人想拋棄了。
換倒也無妨,只要清楚為什么換、想換到哪兒。但是,其中有些僅僅是對現(xiàn)狀不滿:這工作每天重復無聊看不到前景我就像個小工一樣誰都可以支使我干這個干那個,不開心工資太低想去什么行業(yè)我也不知道,反正不是這種就行。
當然,說是這么說,真正能行動起來的人估計也沒這么多。但我還是有點替他們擔心,如果半年前經(jīng)過那么多比較和思考選的工作特別不合適,現(xiàn)在能選得更好嗎?知道不喜歡這個單位容易,誰在工作上沒點小不滿呢?
前段時間看一檔電視節(jié)目,有一個藝人說了這么一句話:以前的人,什么東西壞了就想修;現(xiàn)在的人,什么東西壞了就想換。話里蘊含的道理讓人深思:人生遇到不滿意的境況,你是想修呢,還是想換呢?
現(xiàn)代社會的開放和自由程度已經(jīng)遠超從前,換工作已成為平常事,甚至有時候還成了一種正面的標榜:我是有想法有行動力的人,我是不安于現(xiàn)狀不輕易屈服的人,我是不畏束縛有勇氣從零開始的人!
可是,這樣真的都很好嗎?
打過德州撲克的人都知道,拿到牌之后,參與者是可以根據(jù)手里牌的情況選擇參與或者放棄的。我第一次玩的時候過于謹慎,一看手里的牌不是明顯極好就選擇放棄,結(jié)果呢?幾輪下來都沒參與幾次,凈賠了一堆盲注。實際上,極好和極壞的牌都是罕見的,關(guān)鍵看你怎么打。一看不是非常好就放棄,看似是以小失換大穩(wěn),其實結(jié)果可能是求小敗而棄良機。
沒想清楚之前,請千萬別輕易放棄手中所謂的爛牌那可能只是一把不能確保勝算的普通牌而已,可能是你玩10次中有8次都會出現(xiàn)的情形。輕易選擇出局不是證明你有多果敢的方式,選擇去面對當下的境況才是勇氣的表現(xiàn)。
在我看來,衡量要不要離職的標準,是在這里還能不能學到東西。也許有人會說,學東西也有一個時間和收益比的問題啊?墒,人生是個復雜而曲折的過程,怎能奢求所有的時間都是最高效的那一段?適當把握好節(jié)奏,留點時間思考、找找未來的方向,是為了以后跑得更快。記得有篇文章算過一筆賬,如果說一萬小時定律成立的話,一個人每用7年時間就可以成為一個領(lǐng)域的專家;如果一生能活80歲,除去懵懂無知的前兩個7年,除去可能老糊涂了的最后一個7年,至少還可以成為8個領(lǐng)域的專家!急什么?
看來,有些東西,你如果修不好,可能也換不好。就像一個玻璃心的姑娘到哪里都會覺得被傷害;一個脾氣暴躁的人到哪里都很容易跟人吵起來;一個過于自卑的人跟誰在一起都會沒有安全感。矛盾的產(chǎn)生可能是環(huán)境的問題,也可能是自己的問題。如果自身的問題修不好,換到哪里都一樣。
如果是真的看清楚了狀況并作出審慎的評估,毅然決然選擇及時止損,我舉雙手贊成。但是,如果只是因為不爽就稀里糊涂想離職,就不得不讓人勸一句請三思了。不然,總有一天會有前輩們指著你的背影說:你看,我說對了吧,現(xiàn)在這些年輕人啊,就是這樣眼高手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601720.html
相關(guān)閱讀:時政熱點:動真格為電視問政戴上“緊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