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題(12
分,每題3
分)
魏知古,深州陸澤人。方直有雅才,擢進士第。以著作郎修國史,累遷衛(wèi)尉少卿,檢校相王府司馬。睿宗立,以故屬拜黃門侍郎,兼修國史。
會造金仙、玉真觀,雖盛夏,工程嚴促,知古諫曰:“
臣聞‘
古之君人,必時視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則百事廢’
故曰‘
不作無益害有益’
。又曰‘
罔?百姓以從己之欲’
。此皆興化立治、為政養(yǎng)人之本也。今為公主造觀,將以樹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轉徙,扶老攜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違天時,起無用之作,崇不急之務,群心震搖,眾口藉藉。陛下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詔,順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遠。”
不納。復諫曰:“
自陛下戡翦兇逆,保定大器,蒼生??以謂朝有新政。今風教頹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員浸增,諸司試補、員外、檢校官已贏二千,太府之帛為殫,太倉之米不支。臣前請停金仙、玉真,訖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茲向春,必甚饑饉,陛下欲何方以賑之?又突厥于中國為患自久,雖遣使請婚,恐豺狼之心,弱則順伏,強則驕逆,若乘中國饑虛,窺犯亭鄣,復何以防之?”
帝嘉其直,以左散騎常侍同中書門下三品。
先天元,為侍中。從獵渭川,獻詩以諷,(帝)手制褒答,并賜物五十段。明,封梁國公。竇懷貞等詭謀亂國,知古密發(fā)其奸,懷貞誅,賜封二百戶,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賞薄,手敕更加百戶,旌其著節(jié)。是冬,詔知東都吏部選事,以稱職聞,優(yōu)詔賜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黃門監(jiān)改紫微令。開元三卒,六十九。宋?聞而嘆曰:“
叔向古遺直,子產(chǎn)古遺愛,兼之者其魏公乎!”
贈幽州都督,謚曰忠。
所薦洹水令呂太一、蒲州司功參軍齊浣、右內率騎曹參軍柳澤、密尉宋遙、左補闕袁暉、右補闕封希顏、伊闕尉陳希烈,后皆有聞于時。
(節(jié)選自《新唐書·
魏知古傳》)
9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卒然迫逼,令其轉徙
卒:通“
猝”
,突然
B
.太府之帛為殫
殫:竭盡
C
.帝嘉其直
嘉:贊賞
D
.從獵渭川,獻詩以諷
諷:諷刺
10.
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項是
A
.①
為政養(yǎng)人之本也
②
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B
.①
陛下欲何方以賑之 ②
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
C
.①
宋?聞而嘆曰 ②
王笑而不言
D
.①
后皆有聞于時
②
請奉命求救于孫將軍
11
.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魏知古忠直進諫的一組是
①
不作無益害有益 ②
陛下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
③
愿下明詔,順人欲,除功役 ④
從獵渭川,獻詩以諷
⑤
竇懷貞等詭謀亂國,知古密發(fā)其奸 ⑥
兼之者其魏公乎
A
.①②③ B
.①④⑤ C
.②③⑥ D
.④⑤⑥
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魏知古才能卓著,仕途順利。他考中進士后,多次升遷歷任衛(wèi)尉少卿,檢校相王府司馬等官職。曾先后以著作郎和黃門侍郎的身份編修國史。
B
.魏知古為人耿直,敢于直言進諫。適逢造觀,勞民傷財,他為此兩次進諫。隨從皇帝在渭川打獵時,獻詩婉言規(guī)勸,但也稱頌了皇帝的政績。
C
.魏知古曾多次受到皇帝嘉獎。在擔任侍中期間,他多次受到封地和財物的賞賜。又因主持東都吏部選事,賜衣一套。此后皇帝待他恩意更厚。
D
.魏知古品格高尚,能推舉賢能。他之前推薦的很多官員,后來都名噪一時。開元三去世,宋?聽說后感嘆他是正直和仁愛兼而有之的典范。
13.
將文言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愿下明詔,順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遠。
(5
分)
(2)
弱則順伏,強則驕逆,若乘中國饑虛,窺犯亭鄣,復何以防之?(5
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614556.html
相關閱讀:節(jié)選自《宋史?李萬超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醉書齋記》閱讀答案及翻譯
姚鼐《周梅圃君家傳》閱讀答案附譯文
“大將軍爽,驕奢無度,飲食衣服,擬于乘輿”閱讀答案及翻譯
“韓子高,會稽山陰人也!遍喿x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