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高中的地理學習中,我們所涉及的面非常廣,但我們在學習和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各部分知識進行聯(lián)系,這樣地理知識就不會顯得那么雜亂無章。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直布羅陀海峽的地理意義》,我們一起從這部分知識點開始進行思考。
直布羅陀海峽位于歐洲伊比利亞半島南端和非洲西北端之間,是連接地中海和大西洋的重要門戶。北岸西起西班牙的特拉法爾加角,東至直布羅陀半島的歐羅巴角;南岸為摩洛哥,西起斯帕特爾角,東至阿爾米納角。全長約90千米,寬12-43千米,東窄西寬,西面入峽處最寬,達43千米;平均深度375米,東深西淺,最淺處水深301米,最深處水深1181米。自大西洋經(jīng)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地中海的海流速為每小時4千米。鹽度最高達3.77%。屬地中海式氣候,冬溫夏干。
直布羅陀海峽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唯一出口。早年它就被大西洋航海家們所利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探險船隊也曾頻繁地通過這里而到達大西洋,從而完成他們的探險之舉。今日的直布羅陀海峽仍是大西洋通往南歐、北非和西亞的重要航道,戰(zhàn)略位置顯要。沿岸主要港口有直布羅陀、阿爾黑西拉斯、休達等。直布羅陀半島1704年被英軍占領,建立軍事要塞,控制了海峽交通。
直布羅陀海峽除了溝通地中海和大西洋外,還是地中海的“生命源泉”。原來在地中海122米的深處,有一股較重、較冷和較咸的洋流,源源不斷地向西流出地中海。若長此下去,地中海就會干枯,但是直布羅陀海峽為地中海源源不斷地補充著海水。原來海峽風向多為東風或西風,從北方進入西地中海的冷氣團在這里以低層高速的東風穿過,當?shù)厝朔Q這種東風為累凡特風。累凡特風帶動大西洋表層洋流向東經(jīng)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地中海,而且這股洋流的流量還大于地中海122米深處的西向洋流。因此,直布羅陀海峽的存在使地中海避免成為一個萎縮的鹽國,其功績實在不小。
上述內(nèi)容就是《直布羅陀海峽的地理意義》,相信大家在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點后,我們的知識儲備會更及完善,從而幫助我們解決更多的地理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15858.html
相關閱讀:世界各大洲名稱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