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策略教學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英語 來源: 高中學習網

現(xiàn)代的教學越來越關注學生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队⒄Z課程標準》的課程目標結構中有專門的“學習策略”一項,并對各級內容都有詳細的描述。這說明學習策略的培養(yǎng)不能再是傳統(tǒng)教學中的學習方法指導,而是需要有系統(tǒng)性的學習策略教學,其中包括學習策略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和評價等。

一、學習策略教學的目標

學習策略教學的目標就是通過系統(tǒng)地教授學生如何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簡而言之,幫助學生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基礎教育階段學習策略教學的總體目標,在各個學習階段還應細化為階段性目標。

二、學習策略教學的內容

學習策略教學的內容常見有: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英語課程標準》),這些策略并不是指向某些具體的方法或要求,而是一些抽象性、一般性的方法,在具體課堂教學中我們還需要內容的系統(tǒng)性。根據(jù)學習的過程,我們可以把《英語課程標準》要求的策略作邏輯性調整:(1)促進學習目標有效性的策略,如基于自己個性特點、能力水平、知識基礎等,制訂、調整、評價自己的學習計劃等,養(yǎng)成自己有目的、有計劃的學習習慣。(2)促進學習行為有效性的策略,如針對性的讀書、聽課、提問、筆記、交流等,提高信息獲取質量;如分析學習材料的內在邏輯結構和組織結構、比較新舊知識的異同、把新知識應用于解釋新的例子等,提高信息加工質量;如內容復述、筆記整理、背誦記憶等,提高信息儲存質量;如回答問題、主題討論、合作交流、報告呈現(xiàn)等,提高信息輸出質量。(3)促進學習心理有效性的策略,如發(fā)揮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提高興趣、激發(fā)動機、加強意志等,培養(yǎng)自己熱愛學習的情感。(4)促進學習評價有效性的策略,如形成性反思、自我評價、同伴互評、階段小結等,總結出自己有效的學習方法。

學習策略教學的另一方面內容跟語言技能有關,也就是聽、說、讀、寫的策略,《英語課程標準》把這些內容歸屬語言技能!安呗浴笔侵竿ㄟ^謀劃獲得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系列(“a planned series of actions for achieving something”),“技能”是指通過練習獲得的能夠完成一定任務的動作系列(“an ability to do something well, especially because you have learned and practiced it”),前者是手段,后者是能力。要培養(yǎng)聽、說、讀、寫的技能,我們也需要研究各種策略:(1)聽的策略,如注意關鍵詞、主題預測、利用背景知識等。(2)說的策略,如大膽開口、復述模仿、講故事、同伴對話等。(3)讀的策略,如猜測詞義、獲取主題、語境推測等。(4)寫的策略,如遣詞造句、聯(lián)句成句、范文仿寫、語篇構建等。

三、學習策略教學的方法

學生學習策略的掌握不是主要靠教師的教授、講解,而是靠大量實踐體驗,日積月累。因此,日常課堂教學不會有專門的學習策略課由教師講解策略,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在學習過程中實踐、形成、發(fā)展起來的,學習策略教學就應該滲透在平時的各種教學活動之中。在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除了對各種策略作適當介紹外,把重點放在學習策略的對比、替換、反思、矯正、鞏固、遷移等過程中。

1、學習策略的對比。

任何的學習策略都是在原有的學習方法和經驗發(fā)展起來的。在一種有效學習策略形成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或不自覺地在使用某些學習方法,尤其是學生已經有比較豐富的漢語學習經驗。因此,教師可以有意識地了解學生已有的學習方法和經驗,并通過與新的學習策略作對比,對學生的學習策略作需求分析。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對比新舊學習策略,讓學生在實踐體驗對新的學習策略的有效性有一定的感性認識。

2、學習策略的替換。

學習策略的形成要從改變低效的學習方法開始,而且這種改變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的堅持,需要學生平時學習中的實踐。因此在學習策略對比的基礎上,教師要有意識設計一些教學活動,并活動前有明確的策略使用要求,促進學生使用新的學習策略。

3、學習策略的反思。雖然學習策略有著普遍性的特點,但在具體的使用中還是應人而已的,不同的學生在使用同一種策略都會根據(jù)自己的特點作不同的改動,而這種改動只有在理性的思考下才是有效的。所以教師在學生學習策略體驗過程中要及時指導他們不斷反思,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功之處,總結低效的原因。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在設計教學活動時要考慮學習策略使用的具體標準,便于學生反思。

4、學習策略的矯正。

 “矯正”的意思有兩個:一是對原來低效的學習方法進行矯正;二是在實踐新的學習策略過程中做必要的矯正。前面提到的“替換”就是屬于前者的矯正,是顛覆性的。后者的矯正是在反思的基礎上,發(fā)現(xiàn)不足,彌補不足,是形成性的。矯正工作要有針對性,針對特定的學生、特定的問題。所以有效的矯正需要教師與學生面談,進行個別指導,幫助學生設計個性化的矯正方案,并督促其在學習活動中再實踐、再反思、再矯正 高中政治。矯正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不斷重復、螺旋上升。

5、學習策略的鞏固。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體驗、反思矯正,學生在學習上開始有了初步的成就感。這是教師把教學的重點置于學習策略的鞏固上,在不同的教學階段中多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增加學生的實踐量,讓學生在實踐中強化策略意識,并逐漸內化成一種學習技能,形成一種學習習慣。

6、學習策略的遷移。

學會學習應該是學習策略教學的最終定位點,學習策略的遷移是其主要的表現(xiàn)。遷移分可以分縱向和橫向遷移?v向遷移是指英語學科內的遷移,學生在一個單元的學習策略可以遷移到另一個單元;一個時段的學習策略可以遷移到下一個時段;課內的學習策略可以遷移到課外……。橫向遷移是指學科之際的遷移,學生可以把英語學習的有些策略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上,也可以將其他學科學習的一些策略遷移到英語學習上。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縱向遷移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學習活動和內容作適當?shù)臍w類,如小組合作類的、信息獲取類的等,并在必要時給予學生適當?shù)奶崾,幫助他們作有效的策略遷移。在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策略橫向遷移時,教師更多是要注意策略的對比(見上面的“學習策略的對比”),促進學生的策略正遷移,避免負遷移。

盡管學習策略教學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且是滲透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之中,但是上述六個方法活步驟又是一個互相關聯(lián)的整體,需要我們每天堅持,持之以恒方有成效。

四、學習策略教學的評價

學習策略教學的評價是教學調控的手段,與其他各種教學評價一樣,需要有評價的標準、評價的工具。學習策略教學的評價標準依據(jù)教學的目標,即學生學會學習和學生提高學習效能。評價標準還要根據(jù)具體的學習策略設定具體的標準,每項標準必需具體、可操作。例如筆記。教師設定有效筆記的標準:能夠選擇重點;能夠分門別類;能夠使用筆記等等。這些標準既是學生學習策略的標準,也是教師教學的標準。學生是否達到這些標準就是評價學習策略教學成效的標準。

學習策略教學的評價工具可以是問答、日記、面談等;教師可以事先根據(jù)評價標準設計一組問題,在一個階段的教學活動結束后根據(jù)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自問自答;教師也可以有教學日記的習慣,把平時學生學習情況記載下來;教師還可以經常與學生面談交流,掌握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傊處熆梢酝ㄟ^各種途徑、各種方法收集學生學習的信息,在基礎上,既要分析學生的學習,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學,充分利用所獲得的信息,評價學習策略教學的成效,并不斷調整、完善學習策略教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5297.html

相關閱讀:名師輔導:不同程度考生如何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