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邵景軍
要學習孟子的《魚我所欲也》了,我的感覺,是這篇文章理解起來比較難。記得第一次教學這篇文章時,一直看了幾遍,別說理解了,就是讀通也頗費了些功夫。而現(xiàn)在呢,讀是并沒有感覺到拗口,理解也不是太難。
昨天晚上已經(jīng)布置預習了。上午課前,問學生,學生還一直說,難讀,讀不通順。
因此我特意又制作了課件,把不好理解的語句,整句的翻譯。
可是上課時,又停電了。
我只好無奈的帶著課本,到了教室,我問學生:“早讀時,預習了嗎?”
“讀了,就是難讀!睂W生依舊七嘴八舌的說。
“這樣吧,我先讀一遍,請同學們注意節(jié)奏。你只要掌握好了節(jié)奏,不僅讀著通順,理解也容易的多。”我對學生說。
我放慢節(jié)奏,把課文讀了一遍。
學生又接連讀了幾遍,又找了幾個學生朗讀,學生也都能讀的節(jié)奏清晰,吐詞準確。
開始理解課文了。
我把第一段分三次讓學生理解,學習。
其實第一層,也就是點名了文章的中心論點“舍生而取義!辈]有什么難理解的實詞,““所”和后面的動詞,構(gòu)成復合詞,無意義。得兼也就是兼得,同時得到的意思!,學生很快都能理解了。
第二層是文章的難點,但有大量重復的語句,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理解一個句子,其余的類推也就淺顯易懂了。比較難的字,又“甚”“莫”。還沒等我給學生一句一句的解釋,學生竟順著通順的翻譯下來。
不知不覺一節(jié)課下課了,學生說:“呀,下課了啊。”
真難得,學生也能學得認真?為啥呢?難道開始我說了:“這篇文章比較難”。還是學生對文章的講解聽的入迷。
看樣子,上課變換一下教學方式,還是有點用處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84839.html
相關閱讀:為高考語文考綱改革“練兵”中學舉辦語言文化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