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我們高中的地理學習中,我們所涉及的面非常廣,但我們在學習和高三復習的時候,可以將各部分知識進行聯(lián)系,這樣地理知識就不會顯得那么雜亂無章。下面,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我們一起從這部分知識點開始進行思考。

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特點:(1)地帶性完整,類型多樣(10種)。缺熱帶草原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

(2)季風氣候典型,范圍廣。(東亞季風、南亞季風)

(3)大陸性顯著,干旱范圍廣。

成因:(1)地理位置:

A.緯度位置:1o17?N~77o43?N

B.海陸位置:亞歐大陸的東部,東側向著海洋,西側為歐洲陸地,南側為印度洋,北側為北冰洋。

(2)大陸輪廓,面積:

輪廓完整,面積龐大(4400萬平方千米),使沿海與內陸間的地面狀況,海陸位置的差異呈經向地帶性分布,中部(土蘭平原)常年受大陸性氣團的控制,氣候寒冷、干燥。

(3)地形:

A.帕米爾?青藏高原為中心,山脈向三面延伸(山脈起屏障作用)

西亞:東西向山地,阻擋南部氣流深入內陸。

東亞:南北走向,阻擋東部氣流深入內陸。

B.青藏高原??使西風帶分支(南、北)在青藏高原東側匯合,匯合點以西為“死水區(qū)”,死水區(qū)以東風力強。

(4)洋流:

黑潮暖流(大陸東部海洋)、親潮寒流(在日本群島北部)、印度洋上季風漂流(給中南半島帶來豐沛的雨量)。

點擊查看:高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及學習方法

(5)大氣環(huán)流:

影響亞洲的氣壓活動中心:

冬季:蒙古高壓(西伯利亞高壓)、阿留申低壓;

夏季:印度低壓、夏威夷高壓。

影響亞洲的氣團有:Pc(極地大陸性氣團)、Pm(極地海洋氣團)、Tc(熱帶大陸性氣團)、Tm(熱帶海洋氣團)、Ac(冰洋大陸性氣團)、Am(冰洋海洋氣團)、E(赤道氣團)。

上述內容就是《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相信大家在掌握了這部分知識點后,我們的知識儲備會更及完善,從而幫助我們解決更多的地理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54367.html

相關閱讀:2017年高考全國卷3地理試卷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