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和轉化數學學習后進生之我見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數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


  在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后,所有的小學畢業(yè)生都無條件地升入初中學習,由于學生個體差異、初中教材內容的加深、教學要求的提高、學習方法的改變、外界因素的干擾等多方面的原因。學生兩極分化的現象特別嚴重。在數學方面尤為突出。他們主要表現為:基礎差,上課不專心聽講,精力不集中、反映遲鈍,接受能力差、平時作業(yè)靠抄襲來完成任務,考試經常掛紅燈、學習方法不得當、學習沒有積極性等等。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教師肩上的擔子很重,因此對后進生的轉化是問題的關鍵。本人就結合幾年來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認識學習數學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tài)度。

  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數學的意義,使他們端正學習數學的態(tài)度。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數學的實用價值,重視數學知識的學習,我盡量搜集數學在現實生活中運用的實例,特別是當今時代數學研究成果在實際應用的前沿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的相關信息和材料,介紹給學生聽,展示給學生看:例如為了解決信息安全問題而采用的核心技術——公開密鑰的原理和運用狀況及前景,還有廣泛應用于生產和企業(yè)中的數控技術的使用情況和意義等。這些數學研究成果實用情況的介紹和宣傳給學生造成了很大震動,對學習數學的意義有了全新的認識,開始在思想上對數學的學習重視起來。

  二、注意學生基礎,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一方面,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加強備課,特別注意學生的基礎知識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知識背景和實際生活素材,另一方面,在施教過程中運用數學的方法與手段解決人們在生產、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以此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比如,在講三角形內角和定理時,可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三角形,再把三個角剪下來拼湊成一平角,從而發(fā)現定理;在講授軸對稱和中心對稱時,充分利用電腦動畫的演示,給予直觀的印象以便于理解概念的要領。在教學過程中,還要善于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具體事物去說明數學知識,用數學知識去解答學生感興趣的實際問題。從這些學生常見又感興趣的事物中提出他們沒有想到或解答不了的問題,能有效地激發(fā)求知欲望。

  三、尋找閃光點,樹立自信心。

  尋找閃光點,多表揚、多鼓勵,排除自卑感,樹立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要自始至終對“后進生”給予熱情的關注,讓他們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重視,拉近師生關系,增加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促進他們慢慢地發(fā)生變化。特別是要想方設法尋找到“后進生”的閃光點,并設法讓他們把自己的閃光點表現出來。對他們在學習和言行上的每一點進步都要在全班師生面前予以肯定并加以鼓勵,激發(fā)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條件讓他們發(fā)現自己的“才華”,只要遇到簡單的問題,就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使他們在成功中變得自信,在他人的肯定中也肯定自我。此外,我還引導和鼓勵他們與自己的過去對比,看進步、找不足,爭取得到更大的成功。由于獲得成功,由于得到肯定,“后進生”終于敢于并樂于參與教學和學習活動。

  四、利用集體的力量,感召“后進生”,促其不斷進步。

  教育全班學生不要孤立“后進生”,要求他們從整個班集體的榮譽和進步出發(fā),自覺關心和幫助“后進生”,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關愛和集體的溫暖,得到精神上的慰籍,對班集體擁有歸宿感,為“后進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愉悅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這個學期初我的班里轉學來一位林志輝同學,入學后,他不斷地違反學校紀律,使得本班在學校舉行的文明班級評比中每次都大受影響;他在課堂上老是講話,搞小動作,惹惱了很多科任教師和全班同學,特別是在期中考試他的數學考了零分,這讓在以往考試中數學科成績都排在年級第一的我們班的同學難以接受,就連是一些平時跟他一樣不守紀律的“后進生”也認為這個零分是我們班的奇恥大辱,很多同學開始責難他,疏遠他甚至譏諷他。雖然我跟學生們一樣為這個零分難受,但我知道不能因為這個去諷刺、侮辱或孤立這個學生,否則的話這個學生可能會從此自暴自棄,將會造成更為糟糕的后果,于是,冷靜下來后,我在期中考數學講評課和期中考總結會上盡量從我們班好的方面激勵學生,從依靠整體力量而取得的總成績優(yōu)勢給予充分的肯定,同時也點明為班集體增添榮譽的方式很多,每個人都能夠盡力而為,大家的目標一致,就要團結互助,依靠整體的力量使每個人都能夠不斷進步,才能提高班級總成績,才能真正地為班集體增光添彩,在學習上尤其需要整體作戰(zhàn),我們要設法幫助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實現學習總成績的提高。

  五、巧用評語,打動“后進生”,改變劣習。

  巧用評語,使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和鼓勵得以延續(xù),通過激勵性和發(fā)展性評價,促使“后進生”不斷進步,避免出現“反復”現象,有效地鞏固教育和教學成果。記得有位名教師說過:“評語是教師對學生的一種評價,但其最終目的卻是為了打動學生的心靈,教他們如何求知、如何審美、如何受教、如何做人。好的評語要像一面明鏡,既照見學生的自我,又照見學生的未來,可以促使學生進步,是師生交流的工具!币虼,作為教師,除了要在課堂上有意識地運用評語來對學生進行肯定和表揚以引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外,在每次的作業(yè)或測試后,也可在作業(yè)本或試卷上書寫一些有針對性的評語,給“后進生”一些提示和鼓勵,使他們時刻得到教師的提醒,感受到老師的鼓勵和關愛,產生延綿不絕的前進動力,從而保證自己教育教學工作的持續(xù)性和長久性,防止差生的轉變和進步出現倒退現象,鞏固自己的教育教學成果。

  毋庸至疑,在教育實踐中如何引導和轉化后進生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體會也各不相同,還有待于我們共同研究和探討。以上是我個人在從教幾年來的做法,有不足之處還望各位同仁批評指導。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王東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58273.html

相關閱讀:高考數學復習答題技巧: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