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會學生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既是時代發(fā)展的客觀需求,又是古今中外工作經(jīng)驗的總結,更是現(xiàn)代教學理論發(fā)展以及提倡素質教育和減負工程落實的必然趨勢。
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任何一個較為高明的教師都不可能代替學生學習,因此教會學生如何掌握好的學習方法,不是一個新問題,而是一個教學指導思想問題。
何為教給學生好的學習方法,實為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說過:“我以為好的教師,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會學生學,一方面先生指導的責任。對于一個問題,不是要先生拿現(xiàn)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給學生,乃是要把這個解決方法如何找來的手續(xù)程序安排妥當,指導他,使他以最短的時間,經(jīng)過相類的經(jīng)驗、發(fā)生相類的理想,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能夠利用這種經(jīng)驗理想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边@段話深刻地闡明了教學生如何學習,這給我們廣大教師指出了一個明確的方向。教師的教,既是把課本知識、基本技能、技術技巧傳給學生,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如何掌握知識的本領。學生獲取知識,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教材為依據(jù),通過課堂展開的,所以,最基本的是讓掌握課堂前后的學習方法,即預習、聽課、復習、作業(yè)等基本環(huán)節(jié)。
一、預習:這是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開始。
主要分以下方面。
思想上的準備。學生先了解新課內容的難易程度,做好克服困難的思想,以便端正學習態(tài)度。
知識上的準備。即將學習的內容涉及到哪些舊知識,有無遺忘現(xiàn)象。
二、聽課:教師傳授知識的主陣地在課堂。課堂教學的中心是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素質,因此,教學生會聽課、聽好課顯得格外重要。
三、復習:古人云:“溫故而知新”。對于新學知識,復習是學生及時消化、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對于舊知識是學生認識新知識的開端。及時而合理的安排復習可防止知識的遺忘。這是學會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復習應做到如下幾點。
四、作業(yè):作業(yè)是檢查課堂效果的重要體現(xiàn),是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的一種形式,是復習、聽課以及課后復習的繼續(xù)。學生通過做作業(yè),從而達到掌握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為此,對于作業(yè)應做到如下方面?刂谱鳂I(yè)數(shù)量,不能貪多,見題就做,也不能有學生少做、教師少批改的;懶惰思想。習題要有代表性,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總之,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培養(yǎng),教師應從多方面入手,想方設法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他們成為真正跨世紀人才,以適應高速發(fā)展的社會需要。
山東高密市崇實小學 鹿金蘭
來源: 發(fā)展導報(太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68506.html
相關閱讀:怎么才能做好數(shù)學后進生的轉化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