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儒者可與守成論》閱讀及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儒者可與守成論 蘇軾 圣人之于天下也,無意于取也。譬之江海,百谷赴焉;譬之麟鳳 , 鳥獸?焉。雖欲辭之,豈可得哉?禹治洪水,排萬世之患,使溝壑之地,疏為桑麻,魚鱉之民, 儒者可與守成論
蘇軾
圣人之于天下也,無意于取也。譬之江海,百谷赴焉;譬之麟鳳,
鳥獸?焉。雖欲辭之,豈可得哉?禹治洪水,排萬世之患,使溝壑之地,疏為桑麻,魚鱉之民,化為衣冠。契①
為司徒,而五教行,棄②
為后稷,而蒸民粒,世濟其德。至于湯武拯涂炭之民,而置之于仁壽之域,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此三圣人者,蓋推之而不可去,逃之而不能免者也。于是益修其政,明其教,因其民不易其俗.
以是得之,以是守之,傳數(shù)十世,而民不叛。豈有二道哉?
周室既衰,諸侯并起力征爭奪者,天下皆是也。德既無以相過,則智勝而已矣;智既無以相傾,?力奪而已矣.
至秦之亂,則天下蕩然,無復(fù)知有仁義矣。漢高帝以三尺劍,起布衣,五而并天下。雖稍輔以仁義,然所用之人,常先于智勇,所行之策,常主于權(quán)謀。是以戰(zhàn)必勝,攻必取.
天下既平,思所以享其成功,而安于無事,以為子孫無窮之計,而武夫談臣,舉非其人,莫與為者。故陸賈訊之曰:“
陛下以馬上得之,豈可以馬上治之!”
叔孫通亦曰:“
儒者難以進取,可與守成.”
于是酌古今之宜與禮樂之中,取其簡而易知,近而易行者,以為朝覲會同冠昏喪祭一代之法.
雖足以傳數(shù)百,上下相安,然終不若三代圣人取守一道源深而流長也。
夫武夫謀臣,譬之藥石,可以伐病,而不可以養(yǎng)生。儒者譬之五谷,可以養(yǎng)生,而不可以伐病。宋襄公爭諸侯,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以敗于泓,身夷而國蹙。此以五谷伐病者也。秦始皇焚詩書,殺豪杰,東城臨池,北筑遼水,民不得休息,傳之二世,宗廟蕪滅。此以藥石養(yǎng)生者也。善夫,賈生之論曰:“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夫世俗不察直以攻守為二道故具論三代以來所以取守之術(shù)使知文武禹湯之威德亦儒者之極功而陸賈叔孫通之流蓋儒術(shù)之粗也。(《東坡文集卷四十》)
[
注]①
契:商的祖先,傳說是舜的臣,任司徒,
助禹治水有功而而封于商。②
棄:周族的始祖,被尊為“
百谷之神”
,所以叫“
后稷”
。
16,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譬之麟鳳,鳥獸萃焉
萃:聚集.
B.
而蒸民粒,世濟其德
濟:成全
C.
雖稍輔以仁義
稍:逐漸
D.
身夷而國蹙
夷:平安、
17.
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故天下相率而朝之
愛其子,
擇師而教之
B.
德既無以相過,則智勝而已矣
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C
思所以享其成功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D.
此以五谷伐病者也
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18.
下列對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
本文是一篇思想性很強的策論文,從多個角度雄辯地闡釋了儒者對于守成的重要性,旗幟鮮明地表明了文人主政的政治思想。
B.
文章首先闡明上古三代以杰出貢獻和文德教化而贏得天下從而安守天下,繼而闡明劉邦憑借武力取得天下卻缺乏文士治理天下。
C.
文章最后用精當?shù)谋扔,并結(jié)合宋襄公和秦始皇正反兩例,論證武夫和文士在攻守方面的不同作用,進而總結(jié)了文人用于守成的觀點。
D.
本文多用結(jié)構(gòu)對應(yīng)的整句,讀來朗朗上口,鏗鏘有力,既體現(xiàn)了語言的音樂美,更體現(xiàn)了論說文雄辯的色彩,大大增強了說服力。
19.
用“/”
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
分)
夫世俗不察嚷:
以攻守為玄道故具論?代以來所以取守之術(shù)使 知文武禹湯之威德亦儒者之極功而陸賈叔孫通之流蓋儒術(shù)之粗也。
20.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7
分)
(1)
而武夫謀臣,舉非其人,莫與為者。(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儒者譬之五谷,可以養(yǎng)生,而不可以伐病。(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中小學(xué)作文閱讀答案網(wǎng)整理
16
.D
(夷:誅滅)
17
.C
(A.
而:連詞,表修飾/
連詞,表承接;B.
則:連詞,表順承/
連詞,表轉(zhuǎn)折;C.
所以:固定結(jié)構(gòu),用來……
;D.
以:介詞,用/
介詞,因為)
18
.C
(文中宋襄公和秦始皇的失敗教訓(xùn),均為反面事例)
19
.夫世俗不察 /
直以攻守為二道 /
故具論三代以來所以取守之術(shù) /
使知文武禹湯之威德 //
亦儒者之極功/
而陸賈//
叔孫通之流/
蓋儒術(shù)之粗也。
評分標準:共3
分。每錯斷(含漏斷)1
處扣1
分,扣完為止;“//”
為可斷可不斷。
20
.(1
)然而武士和謀臣,全都不是這種人才,沒有人能和他一起守成的。
評分標準:共4
分。“
而”
、“
舉”
、“
其”
、“
莫”
、“
莫與(之)為者”
省略句,每點1
分,扣完為止。
(2
)儒生就好比是糧食,能夠保養(yǎng)身體,卻不能用來治病。
評分標準:共3
分。“
譬”
、“
養(yǎng)生”
、“
伐”
,每點1
分,扣完為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88632.html

相關(guān)閱讀:《柳敬亭傳》閱讀附答案翻譯
高中文言文閱讀《山濤》附答案譯文
“連處士”閱讀答案及翻譯
《史記?孔子世家》有刪節(jié) 閱讀答案)
《司馬芝字子華》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