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在教育業(yè)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在學校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上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就信息技術和高中地理教學的整合做了淺顯的研究以供教學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地理、整合模式
一、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現(xiàn)狀
信息技術為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注入了新的血液,在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是也逐漸顯現(xiàn)出了很多過度應用信息技術或是過度排斥信息技術的教學現(xiàn)象。過度的應用體現(xiàn)在教師在課堂上僅僅用PPT進行講課,完全摒棄了板書這一重要的教學方式。過度的排斥則是有多媒體的條件卻不加以應用,仍固執(zhí)于板書教學。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中的不合理整合成為教學中逐漸凸顯的問題。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
高中生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是用在學習上,其活動范圍在學業(yè)的壓力下變得越來越小。教師在講地理課程時,通過應用信息技術,將書面上晦澀的文字活化起來,地理知識由平面變得立體,學生不僅可以從中有直觀的感受,也可以鍛煉學習能力。
三、將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教學整合的建議
。、將信息技術中的音、像融入課堂,激發(fā)學生興趣
地理作為一門將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天文等多領域文化綜合到一起的學科,在授課時單純用籠統(tǒng)的語言與文字很難讓學生產(chǎn)生深入的了解與學習。例如在學習《地球的公轉(zhuǎn)與自轉(zhuǎn)》的時候,僅僅將地球公轉(zhuǎn)與自轉(zhuǎn)的平面圖展示給大家,這與將地球如何公轉(zhuǎn)與自轉(zhuǎn)的視頻展示給大家相比,動態(tài)的畫面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心理學中我們得知,動的物體比靜的物體更容易吸引人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在授課時,通過對多媒體的應用可以將鋪在平面上的地理知識“動”起來。為了讓書本上的知識“動”起來,在高中地理教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放包含著地理知識的音樂,通過音樂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通過歌曲進行知識的回顧與串講。例如《長江之歌》:“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教師可以先提問以了解學生分析題干與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在對歌中包含的知識點講解后,再基于當前知識點進行擴展。在《長江之歌》的前兩句歌詞中我們得到的地理知識點有:長江的發(fā)源地是哪里?為何長江是奔向東海的?長江沿線上的水電站有哪些?等等。教師在講四季更替和五帶劃分的時候,也可以通過視頻的視覺吸引進行加深印象型教學,通過展示五帶中的奇特動植物來引導學生加深對五帶劃分的掌握。
。、多媒體與板書結合運用,使知識講解層次分明課堂上單純地運用
。校校赃M行授課與傳統(tǒng)的只用板書進行教學是沒有大區(qū)別的,這將失去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特點。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授課中,在允許減少工作量的前提下,將多媒體教學與黑板的書面板書相結合。作為了解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通過PPT的演示向?qū)W生做簡單語言講解即可;但是重要的地理知識,就需要教師不僅在PPT中做重點表示,還要在黑板上將這些知識羅列出來。在講解氣壓章節(jié)時,可能電子圖示比教師自己手畫的圖示更直觀,這就需要教師通過運用PPT進行電子圖示展示。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最終起到的還是輔助教學的作用,這不能代替教師的講授與強調(diào)。不完全拋開多媒體教學,也不完全拋開書面板書,人、機兩者的整合與交互在高中教學中產(chǎn)生很大的好的影響。
。场⒔⒌乩韺n}“課上授業(yè),課下解惑”學習網(wǎng)站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各大學校開始重視建設學習網(wǎng)站,而且很多學生也會在課余時間到網(wǎng)絡上搜索自己所需要的學習資料。高中學校為提高地理教學質(zhì)量,可以信息技術作為知識的橋梁,在自己的網(wǎng)站上開設高中地理教學與學習模塊。作為專題性模塊,學?梢詫⒔處煹慕陶n視頻與課堂中應用的教學資料、教案一并投放到該網(wǎng)站模塊中。試聽與書面學習資料對應投放,可以讓在課堂上沒有聽明白的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性的重新學習,也可以讓學會了的學生有復習與預習的學習渠道。網(wǎng)站中也需設有對應的學習交流區(qū),為學生提供分享與提問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互動平臺看到學生在學習地理時的疑惑之處,對于單個的疑問可以在平臺上解答,對于對同一知識點有很多人不懂的地方,就拿到課堂上統(tǒng)一講解,在師生線上、線下的互動中將高中地理知識教透與學透。
總之,合理地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可以將很多抽象的地理知識以具象化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但是,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地理教學中有利又有弊,這就需要教學工作者在其中做好信息技術與高中地理課程的整合。通過教師的合理調(diào)節(jié),信息技術化的教學將成為全新的教學模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93872.html
相關閱讀:中國地理中心在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