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鎰,字有戒,吳縣人。永樂十進士。授御史。遷湖廣副使,歷山東、浙江,皆有聲。
英宗即位之三月,擢右副都御史,鎮(zhèn)守陜西。北方饑民多流移就食。鎰道出大名見之,疏陳其狀,詔免賦役。正統(tǒng)元,鎰言陜西用兵,民困供億,乞悉停免。詔可。明五月,以勞績下敕獎勵,命巡邊。所至條奏軍民便宜,多所廢置。所部六府饑,請發(fā)倉振。帝從輔臣請,修荒政。鎰請遍行于各邊,由是塞上咸有儲蓄。
六春,以鎰久勞于外,命與王翱歲一更代。七,翱調遼東,鎰復出鎮(zhèn)。歲滿當代,以陜人乞留,詔仍舊任。時倉儲充溢,有軍衛(wèi)者足支十,無者直可支百,鎰恐陳腐委棄可惜,請每歲春夏時,給官軍為月餉,不復折鈔。從之。
九春,進右都御史,鎮(zhèn)守如故。秦中饑,乞蠲租十之四,其余米布兼收。時瓦刺也先漸強,遣人授罕東諸衛(wèi)都督喃哥等為平章,又置甘肅行省名號。鎰以聞,請嚴為之備。已,命與靖遠伯王驥巡視甘肅、寧夏、延綏邊務,聽便宜處置。以災?頻仍,條上撫安軍民二十四事,多議行。
鎰嘗恐襄、漢間流民嘯聚為亂,請命河南、湖廣、陜西三司官親至其地撫恤之。得旨允行,而當事者不以為意。王文亦相繼力言有司怠忽,恐遺禍。至成化時,乃有項忠之役,人益思鎰言。
景泰二,陜西饑,軍民萬余人“愿得陳公活我”。監(jiān)司以聞,帝復命之。
鎰至是凡三鎮(zhèn)陜,先后十余,陜人戴之若父母。每還朝,必遮道擁車泣。再至,則歡迎數(shù)百里不絕。其得軍民心,前后撫陜者莫及也。
三春,召還與王文并掌都察院。文威嚴,諸御史畏之若神。鎰性寬恕,少風裁,譽望損于在陜時。明秋,以疾致仕。卒,謚僖敏。
(選自《明史·列傳第四十七》,有刪改)
12.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歷山東、浙江,皆有聲 聲:聲望
B.民困供億,乞悉停免 悉:全部
C.所部六府饑,請發(fā)倉振 振:振作
D.譽望損于在陜時 損:減少,降低
13.下列句子中,全都說表明陳鎰關心民生疾苦的一組是(3分)
①言陜西用兵,民困供億,乞悉停免
②道出大名見之,疏陳其狀
③乞蠲租十之四,其余米布兼收
④以勞績下敕獎勵
⑤以災?頻仍,條上撫安軍民二十四事
⑥力言有司怠忽,恐遺禍
A.①③⑤ B.②③⑥ C. ①④⑥ D.②③⑤
1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陳鎰惜物善用。由于糧倉儲備豐足,陳鎰?chuàng)募Z食陳腐丟棄了可惜,請求每春夏之交青黃不接的時節(jié),將其供給官軍作為月餉,不再折算成錢鈔。
B.陳鎰有深謀遠慮。在鎮(zhèn)守陜西期間,他曾上報朝廷要防備逐漸強盛的瓦剌也先;因擔憂襄漢一帶流亡百姓聚集作亂,他曾請求當?shù)毓倮舭矒峋戎斒抡邔Υ撕敛辉谝狻?br />C.陳鎰注意邊防儲備。在皇上聽從輔臣建議實施救災政策時,陳鎰請求在各邊塞也全部實施此政策,于是塞上都有了糧食儲蓄;他在陜西任職多,當?shù)丶Z倉儲備豐足。
D.陳鎰深受陜西軍民愛戴。陳鎰共三次鎮(zhèn)守陜西,前后十多,陜地百姓愛戴他如同父母。他每次回朝,百姓阻塞道路簇擁馬車哭泣;下次到來,歡迎的百姓數(shù)百里相連不斷。
15.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 明五月,以勞績下敕獎勵,命巡邊。所至條奏軍民便宜,多所廢置。 (5分)
譯文:
(2) 陜西饑,軍民萬余人“愿得陳公活我”。監(jiān)司以聞,帝復命之。 (5分)
譯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24426.html
相關閱讀:《聊齋.錢卜巫》閱讀答案(附翻譯)
《桂州裴中丞作訾家洲亭記》閱讀答案
“李善長,字百室,定遠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文言文《沈周》參考答案及詳細分析
沈德潛《游虞山記》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