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唐朝歷史感興趣的同學,可能會很輕松地說出唐朝的每一位皇帝,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皇帝的武將幫手們。其實,掌握越多歷史常識,對于我們的歷史學習越有幫助,我們更容易理解歷史書中所描述的歷史事件。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唐朝名將列表及簡介,我們一起來了解唐朝的那些名將。
高三歷史常識:唐朝名將列表及簡介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漢族,雍州三原(今陜西三原縣東北)人。是唐朝文武兼?zhèn)涞闹娛录摇:蠓庑l(wèi)國公,世稱李衛(wèi)公。
李靖軍功卓越。上元元年(760),唐肅宗把李靖列為歷史上十大名將之一,并配享于武成王(姜太公)廟。他才兼文武,出將入相,為唐朝的統(tǒng)一與鞏固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 唐太宗曾給予高度評價:“……尚書仆射代國公靖,器識恢宏,風度沖邈,早申期遇,夙投忠款,宣力運始,效績邊隅,南定荊揚,北清沙塞,皇威遠暢,功業(yè)有成�!�
英國貞武公李?(594年-669年,“?”音“績”),原名徐世?,字懋功。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曹州離狐(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唐初名將,與李靖并稱,被封為英國公,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從李世民平定四方,后來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zhàn)將之一,曾破東突厥、高句麗,功勛卓著。
李?一生歷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顯慶二年(657年)奉旨與蘇敬、孔志約、許敬宗、于志寧等編《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xiàn)的藥典。
李孝恭(591年-640年),唐朝宗室、名將。西魏、北周八柱國之一李虎曾孫,北周朔州總管李蔚之孫,隋朝右領軍大將軍李安之子,唐高祖李淵的堂侄。
唐朝建立后封趙郡王。武德二年(619年),任信州總管,次年獻計并率軍攻打南方的蕭銑,立下戰(zhàn)功,升任荊州大總管,后因治理荊州有方遷任襄州道行臺左仆射,武德六年(623年),又率軍攻打輔公?,用一年時間將江南平定,因功拜揚州大都督,之后因被人告發(fā)謀反而免官改任宗正卿,又歷任涼州都督、晉州刺史。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升任禮部尚書,改封河間郡王。
薛仁貴(公元614年-683年3月24日),名禮,字仁貴,漢族,山西絳州龍門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薛仁貴出身于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zhàn)數(shù)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勛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故事。
王忠嗣(706年?750年),初名訓,祖籍山西太原祁縣,后移居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
父王海賓以驍勇聞名,官至太子右衛(wèi)率、豐安軍使。王忠嗣九歲時,王海賓戰(zhàn)死于吐蕃松州保衛(wèi)戰(zhàn)中,追贈為左金伍大將軍。忠嗣接入宮中撫養(yǎng),玄宗收為假子,賜名忠嗣,常與忠王李亨一起游玩。有一次玄宗和他論兵法,他“應對縱橫,皆出意表”。
郭子儀(697年-781年),華州鄭縣(今陜西華縣)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早年以武舉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
安史之亂爆發(fā)后,郭子儀任朔方節(jié)度使,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拜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至德二年(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至德三年(758年),進位中書令。至德四年(759年),因承擔相州兵敗之責,被解除兵權,處于閑官。寶應元年(762年),太原、絳州兵變,郭子儀被封為汾陽王,出鎮(zhèn)絳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權。
更多高三歷史常識分享
李光弼(708年-764年),營州柳城(今遼寧省朝陽)人,契丹族人。李光弼于唐天寶十五年(756)初,經郭子儀推薦為河東節(jié)度副使,參與平定安史之亂。
歷史上郭子儀名氣比李光弼大,但是,論戰(zhàn)功、論軍事才能,李光弼要勝過郭子儀。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帥之一,《新唐書》評論,李光弼“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論戰(zhàn)功,李光弼則是唐朝“中興第一”,“再造唐朝”的第一功臣。而李光弼還是一位杰出的少數(shù)民族軍事家。
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臨潭(今屬甘肅)人,唐朝宰相、軍事家。李晟原為邊鎮(zhèn)裨將,以戰(zhàn)功累遷至右金吾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涇原四鎮(zhèn)北庭都知兵馬使,封合川郡王。后來,李晟入朝任右神策軍都將。
建中二年(781年),李晟以神策先鋒都知兵馬使討伐反叛的河朔三鎮(zhèn)。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李晟前往奉天勤王,加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京畿、渭北、?坊、商華兵馬副元帥。興元元年(784年),李晟收復長安,平定朱?之亂,兼任鳳翔、隴右、涇原三鎮(zhèn)節(jié)度使、行營副元帥,改封西平郡王。貞元三年(787年),李晟被罷去兵權,改封太尉。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追贈太師,謚號忠武。
韋皋(746年?805年9月13日),字城武。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唐代中期名臣,韋元禮七世孫,韋賁之子,出身京兆韋氏,排行第二十三。
代宗廣德元年(763年)為建陵挽郎。大歷初任華州參軍,后歷佐使府。德宗建中四年(783年)以功擢隴州節(jié)度使,興元元年(784年)入為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
以上內容就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高三歷史常識:唐朝名將列表及簡介》,感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xù)了解相關資料,為以后深入學習歷史打下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33096.html
相關閱讀:古都西安經歷了哪十三朝?
闁绘鐗婂ḿ鍫熺珶閻楀牊顫栭柨娑欑濠€浼村棘閸パ冩暥閻庣懓婀遍弫杈ㄧ閹烘洑绮撶紓鍐╁灩閺併倝骞嬮悿顖氭闁告瑦鍨肩涵鈧柣姘煎櫙缁辨繄鎷犻妷锔界€悷娆忓€婚崑锝嗙閸涱剙鏁╅悶娑栧妺缂嶆棃鎳撻崨顔芥嫳濞存粍浜介埀顒€鍊瑰﹢鎵博濞嗗海鐭岄柟缁樺姃缁跺灚绌遍埄鍐х礀閻庢稒锚閸嬪秶绮氬ú顏咃紵闁哄牆绉存慨鐔兼晬鐏炶偐鐟濋柟鏋劜濠€渚€骞嶉埀顒勫嫉婢跺缍€闁挎稑濂旂粭澶愬箥閹稿骸顎撻柣鈺兦归崣褍鈻旈弴鐐典紣閻犳劧绲奸幑銏ゅΥ閸屾凹娲ら柛娆愬灩楠炲洭寮甸鍌滃讲闁哄牆顦扮粔鍦偓姘湰婵¤京鎮婵嬫殔闁哄鎷�/閺夆晜绻冪涵鑸垫交濠靛⿴娼愰柣銊ュ閸炲鈧湱娅㈢槐婵堟嫚瀹勬澘绲洪梺顐$窔閸嬫牗绂掗幆鏉挎 bjb@jiyifa.com 濞戞挾鍋撴慨銈夋晬鐏炶偐顏辩紓浣哥箲閻擄紕鈧湱鍎戠槐婵嬪嫉椤掑倻褰查悘蹇撴閻濇盯宕氱拠鎻掔仼闂傚嫨鍊戦埀顒婃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