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漁”是我國歷代教學的經(jīng)驗結(jié)晶,從現(xiàn)代教學論來認識,“教學”的真正含義應是教師如何教、學生又怎樣學,教師只有引導學生自己學會讀書,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才是傳授了打開信息之鎖的鑰匙。只有掌握了學習方法,才能激發(fā)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才能步入攀登科學頂峰的階梯。我們每個人面臨著終身學習的任務,作為教育的實施者——教師,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是要從“傳道、授業(yè)、解惑”的角色轉(zhuǎn)化為教會學生學習方法的主導者。
一、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學習方式和策略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曾發(fā)出這樣的警告:未來的文盲將不是不會閱讀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因此,在國家大力倡導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教師怎樣當好主導者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已成為當前教育界的一個焦點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知識也在隨之不斷地更新和增長,單有教師的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學生的學才是完整的。這就迫切要求教師充分發(fā)揮主導者的作用,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這樣才能達到學生的“會學”。
其次,教師要根據(jù)各個科目的具體內(nèi)容,采用適合本科目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而教師只是學生的引路人,時時要以新穎的內(nèi)容、新奇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新鮮的教學語言去吸引學生,這樣才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會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迸發(fā)出創(chuàng)新意識的火花。在教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就會主動、熱情地探求知識的寶藏,從中吸取知識的精華。學生在不斷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就會不知不覺地從中積累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策略,面對知識爆炸的時代,學生就不會束手無策。因此,教師只有教會學生怎樣學習的方法,學生才會終身受用,才不致于被時代無情地淘汰。
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樂趣中輕松學習
托爾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不是為了教而教,而是應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法。”教師要激發(fā)學生對本科目的學習興趣,首先自己要對所教科目的教學工作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努力去研究所教的學科,積極收集與本科目相關的最新信息,力求使自己的知識和見聞在課堂上能達到好的效果;其次,教師要關心和熱愛學生,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用教師真摯的愛去感染學生,縮短師生差距,努力營造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信心、有興趣、精力集中地投入到你的教學中去。
教師的課堂教學如能收到這樣的效果,學生自我發(fā)展的內(nèi)在潛力和學習潛能就激發(fā)出來了,從而真正培養(yǎng)了學生樂學、會學的情感,讓學生在“會學”的同時“愿學”、“樂學”.
三、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一個人在學?拷處焸魇诘闹R是很有限的,大部分知識的獲得,要在步入社會后,在工作實踐中依靠自主學習而獲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教師的責任不在教,而在教學生學。”可見教師不僅要考慮自己如何教,更重要的是要如何指導學生學,把“金鑰匙”交給學生,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會學生學習的關鍵所在。
1.明確學習目標、任務是必不可少的。自主學習并不是放任自流的讓學生自己學習。在教學過程中,由老師簡單地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自己去研究、去探討,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這樣的自主學習實際是讓學生自己“休息”,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任務不清楚,漫無目的地討論一些與教學任務無關的內(nèi)容,達不到學習知識與掌握知識的目的。教師在布置任務時應根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合適的目標,既不能目標過低,造成學生浪費時間、無所事事,又不能目標過高,讓學生覺得無能為力,以致放棄學習。對于貧困地區(qū)的中小學來說,學生基礎差,學校硬件設施不齊,教學手段相對落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應循序漸進實施,不能操之過急,否則會走向放任自流的誤區(qū)。
2.校園文化氛圍是關鍵。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濃厚的學習氣氛,寬松的育人環(huán)境,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學校的文化墻、校園網(wǎng)、圖書室、多媒體教室等是學生自主學習的知識源。學校要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構建一支知識淵博、積極向上、教風端正的師資隊伍。教師要作自主學習的榜樣,要不斷地更新知識,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在全校要營造一種苦學、樂學、好學的氛圍。
3.學習能力是自主學習的基礎!爸R就是力量”曾激勵過不少人,也感動過不少人,“知識改變命運”又曾是多少人奮斗的動力,知識在人類文明進步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21世紀,今天的知識很快就會變成昨日黃花,發(fā)現(xiàn)能力、發(fā)現(xiàn)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就十分重要。學校教育要教會孩子什么?我們一生能學到的知識,與浩瀚的知識海洋相比不過是滄海之一粟。
學校教育是在課堂上向?qū)W生大量灌輸知識,還是想方設法把孩子們的目光引向校外那個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是教給他們現(xiàn)成的答案,去讓他們獲得一個好成績,還是教給他們面對陌生領域?qū)ふ掖鸢傅姆椒?是用固定的標準把他們分成三六九等,還是激勵和保護他們的個性和嘗試的欲望?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就非常重要。如何培養(yǎng)學習能力?一是要在一切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搜集、組織和判斷各種信息的能力,二是在學習活動中讓學生進一步認識自我的需求、能力、思維特點。只有這樣,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能終身學習,才能獲得終身享用的能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75550.html
相關閱讀:科學家發(fā)現(xiàn)6700萬年前古蛇獵殺恐龍幼仔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