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鷓鴣天
辛棄疾
有客慨然談功名,因追念少時事,戲作
壯歲旌旗擁萬夫①,錦?突騎渡江初②。燕兵夜?銀胡?,漢箭朝飛金仆姑③。
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④,換得東家種樹書⑤。
【注】
①壯歲旌旗擁萬夫:指作者領導起義軍抗金事,當時正二十歲出頭。他在《進美芹十論子》里說:“臣嘗鳩眾二千,隸耿京,為掌書記,與圖恢復,共藉兵二十五萬,納款于朝。”
、阱\?(chān)突騎渡江初:指作者南歸前統(tǒng)帥部隊和敵人戰(zhàn)斗之事。錦?突騎:精銳的錦衣騎兵。?:戰(zhàn)袍。衣蔽前曰“?”。③“燕兵”兩句:敘述宋軍準備射擊敵軍的情況。?(chuò):整理的意思。銀胡?(原字為“革”旁加“錄”,音lù):銀色或鑲銀的箭袋。金仆姑:箭名。④平戎策:平定當時入侵者的策略。如《美芹十論》《九議》等。⑤種樹書:表示退休歸耕農田。
1.請分析詞的上闋所刻畫的人物形象。(3分)
2.這首詞整體上運用了什么手法,表現(xiàn)了怎樣的感情?請做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上闋憶舊,描繪了一個帶領義軍,騎著健壯的快馬,穿著錦繡的短衣,突破金兵防線,和金兵戰(zhàn)斗的少英雄形象。(3分)
2.對比手法,上片回憶當領導義軍進行抗金斗爭的情形,下片感嘆如今自己志不得伸的處境。今昔對照,深刻的概括了詞人的悲劇遭遇。上片雄壯,氣蓋萬夫;下片悲涼,心傷透骨。(4分)
參考譯文
我輕的時候帶著一萬多的士兵、精銳的騎兵們渡過長江時。金人的士兵晚上在準備著箭袋,而我們漢人的軍隊一大早向敵人射著名叫金仆姑的箭。
追憶著往事,感嘆如今的自己,春風也不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長達幾萬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東邊的人家換換種樹的書吧。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383592.html
相關閱讀:《明史?羅洪先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程敏政《夜渡兩關記》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公羊傳《宋人及楚人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
黃庭堅《菩薩蠻》(半煙半雨溪橋畔)閱讀及答案
《三國志?魏書?夏侯淵傳》閱讀練習及答案【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