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閱讀答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古詩詞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雙調 雁兒落兼得勝令 張養(yǎng)浩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往常時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東籬。往常時俯仰承權貴,如今逍遙 雙調·雁兒落兼得勝令
張養(yǎng)浩
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如今對山水忘名利。往常時趁雞聲赴早朝,如今近晌午猶然睡。往常時秉笏立丹墀,如今把菊向東籬。往常時俯仰承權貴,如今逍遙謁故知。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徙流罪,如今便宜,課會風花雪月題。
〔注〕張養(yǎng)浩(1269—1329),字希孟,濟南章丘人,元代著名散曲家。曾任監(jiān)察御史,因批評時政而免官,復官至禮部尚書,又辭官隱居濟南云莊。本曲寫于棄官歸隱后。
8.請找出本曲的“詩眼”,并說說其內涵與作用。(4分)
9.結合全詩,請簡要分析本曲最突出的藝術手法。(4分)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閱讀答案網整理
8.“詩眼”是“往常時為功名惹是非”或“往常時狂癡,險犯著笞杖徙流罪”,寫出了過去為官的艱辛險惡,交代了辭官歸隱的原因;強烈而深沉地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與譴責。
9.這首元曲用對比手法寫出了為官的艱辛險惡與退隱后生活的悠然恬適。首二句總寫,對比官場的險惡與退隱的悠閑;接著用具體事例來說明:用“雞聲赴早朝”的艱辛對比“晌午猶然睡”安適,用“秉笏立丹墀”的恭謹對比“把菊向東籬”的超然,用“俯仰承權貴”的屈辱對比“逍遙謁故知”的自得,用“笞杖徙流罪”的風險對比“風花雪月題”的閑適。鮮明的對比使讀者強烈地感受到作者厭惡官場向往山林的思想情感。(答排比、對偶也酌情給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591012.html

相關閱讀:《[中呂]陽春曲 春景》閱讀答案及解析
《菩薩蠻 魏夫人》閱讀答案及賞析
《小重山?端午》賞析
馬戴《出塞》閱讀答案(附賞析)
《乙亥歲除漁梁村》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