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建康上元作①
趙鼎
客路那知歲序移,忽驚春到小桃技。天涯海角悲涼地,記得當年全盛時。
花弄影,月流輝。水晶宮殿五云飛。分明一覺華胥夢②,回首東風淚滿衣。
注:①本詞作于宋南渡后的元宵節(jié)。 ②華胥夢:傳說黃帝夢游華胥之國,該國社會繁榮祥和。
(1)這首詞煉字很有特色,此詞前兩句哪個字用得最好? 為什么?(4分)
(2)這首詞主要運用了哪種表現(xiàn)手法來表達思想感情?請作簡要賞析。(4分)
參考答案:(8分,每小題4分)
(4分)①“驚”字用得最好。(1分)“驚”字與首句的“那知”相呼應,(1分)不但表現(xiàn)了時序推移之速,而且寫出了如夢初醒之情態(tài),充分表達了作者恨時思國的愛國情懷。(2分)(意思對即可。如答其它的字,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但不能超過2分。)
②示例1:主要運用了虛實相生的表現(xiàn)手法(1分)。上片實寫南渡后客居的悲涼,下片轉(zhuǎn)入對當年全盛時歡樂生活的回憶,結(jié)尾兩句又跌入悲愴的現(xiàn)實,(2分)表達了沉重的愛國之思(1分)。
示例2:主要運用了反襯(對比)的表現(xiàn)手法(1分)。詞人通過回憶當年全盛時的歡樂反襯(對比)南渡后客居的悲涼,(2分)突出了沉重的愛國之思(1分);
附:鑒賞
(作品淺釋:趙鼎是宋代中興名臣,此詞作于健康(南京)上元(元宵)節(jié)時,表達了沉重的愛國感情。金兵南侵,而轉(zhuǎn)徙異鄉(xiāng),不知不覺又是一年的春天到了,因為小桃到了上元節(jié)即著花。從開封到南京雖然不遠,但總覺得到了天涯海角一般,心里特別凄涼,不禁回憶起在汴梁時的繁華景象。花枝在皎潔的月光下是何等地婀娜多姿,宮殿晶瑩剔透,云彩多么絢麗。往事晃如一場“華胥夢”。東風一吹像驚醒了似的,不禁潸然淚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822189.html
相關閱讀:種梅 劉翰 閱讀答案附賞析
東欄梨花閱讀答案
詩歌鑒賞備考精講:《鷓鴣天 欲上高樓去避愁》(辛棄疾)參考答
古詩閱讀“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附答案)
【宋】葉夢得《點絳唇?紹興乙卯登絕頂小亭》鑒賞賞析閱讀答案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