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望月懷古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古詩大全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注釋  、艤鐮T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刻劃相思時心神恍惚,不覺從室內(nèi)走到室外。愛月滅燭,露涼披衣,寫盡無眠。   ⑵遙夜:長夜。竟夕:終宵,即一夜  、菓z:愛。滋:生。  、扔郑弘p手捧滿之意。 評析   此乃望月懷思的名篇,寫景抒情并舉,情景交融。詩人望見明月,立刻想到遠(yuǎn)在天邊的親人,此時此刻正與我同望。有懷遠(yuǎn)之情的人,難免終夜相思,徹夜不眠。身居室內(nèi),滅燭望月,清光滿屋,更覺可愛;披衣出戶,露水沾潤,月華如練,益加陶醉。如此境地,忽然想到月光雖美卻不能采擷以贈遠(yuǎn)方親人,倒不如回到室內(nèi),尋個美夢,或可期得歡娛的約會。   詩的意境幽靜秀麗,情感真摯。層層深入不紊,語言明快鏗鏘,細(xì)細(xì)品味,如嘗橄欖,余甘無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為千古佳句,意境雄渾豁達(dá)。詩題《望月懷遠(yuǎn)》,全詩以“望”、“懷”著眼,把“月”和“遠(yuǎn)”作為抒情對象。所以詩中處處不離明月,句句不離懷遠(yuǎn),把月寫得那么柔情,把情寫得那么沉著,詩的情意是那么纏綿而不見感傷。語言自然渾成而不露痕跡。這種風(fēng)格對以后的孟浩然、王維等詩人有著深遠(yuǎn)的影響。 賞析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出句寫景,對句由景入情。詩人用樸實而自然的語言描繪出一幅畫面:一輪皓月從東海那邊冉冉升起,展現(xiàn)出一派無限廣闊壯麗的動人景象。正因明月深奧莫窺,遙遠(yuǎn)難測,就自然而然地勾起了詩中人的不盡思念。他設(shè)想,遙隔天涯的遠(yuǎn)人.此時可能也在對月相思吧。詩中人不說自己望月思念對方,而是設(shè)想對方在望月思念自己。構(gòu)思奇巧,含蘊有致,生動地反襯出詩寄托的深遠(yuǎn)。詩著一“生”字,極為生動,這同張若虛“海上明月同潮生”詩句中的“生”字,有著同工異曲之妙!疤煅墓泊藭r”句.是從謝莊《月賦》中“隔千里兮共明月”化出的。詩人巧妙地把寫景和抒情融合起來。寫出彼此共對皓月之境,又蘊含懷遠(yuǎn)之情。首聯(lián)擒題,以下諸句便由此生發(fā)開去。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多情人怨恨著這漫漫的長夜,對月相思而徹夜不得入眠。這是對詩中人由想象而返回現(xiàn)實,由望月而轉(zhuǎn)身就寢的矛盾心情的表述。這里寫出多情人由懷遠(yuǎn)而苦思,由苦思而難眠,由難眠而怨長夜的種種連鎖動作過程,也包含著有情人的主觀感情色彩。這一聲“怨長夜”,包孕著多么深沉的感情!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寫詩中人因遙思遠(yuǎn)人,徹夜相思,滅燭之后,尤覺月華光滿可愛,于是披衣步出室外,獨自對月仰望凝思,不知過了多久,直到露水沾濕了衣裳方覺醒過來。這是一個因相思所苦的非癡即呆的形象。這一聯(lián)貌似寫賞月,實則寓寫懷遠(yuǎn)幽思。月的清輝,最易引入相思,詩人神思飛躍,幻想月光能成為所思念之人的化身,身可與之相依為伴。詩人多想讓這種幻想成為現(xiàn)實!所以“滅燭”,正是為了追隨月光;“披衣”,則是為了同月華多停留些時刻,此中情景,甚有“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之意。詩寫出月光的可愛,也寫出詩人寄意的深遠(yuǎn)。這聯(lián)屬對工整,頓挫有致。句中的“憐”和“覺”兩個動詞用得好,使詩中人對遠(yuǎn)人思念之情得到充分表達(dá),這是一種因望月而懷人,又因懷人而望月的情景相生寫法,它勾勒出一個燭暗月明,更深露重。人單思苦,望月懷遠(yuǎn)的幽清意境。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因思念遠(yuǎn)人而不得相見,故面對月華情不自禁地產(chǎn)生把月贈送遠(yuǎn)人的想法。晉人陸機(jī)擬古詩《明月何皎皎》有“照之有余輝,攬之不盈手!本,詩中的“不堪盈手贈”即由此化出。隨之而來便產(chǎn)生尋夢之想。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癡念。但借此更襯托出詩人思念遠(yuǎn)人的深摯感情,使詩的懷遠(yuǎn)更為具體、更有含蘊。詩便在這失望和希望的交集中戛然收住,讀之尤覺韻味深長。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gushi/29067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