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18歲中舉,22歲中進士,可謂少年得志。正如他的師傅徐乾學(xué)(內(nèi)閣學(xué)士兼禮部侍郎)所形容的:“從吾游者亦眾矣,如容若之天姿之純粹,識見之高明、學(xué)問之淹通、才力之強敏,殆未有過之者也!彼睦系髦椋强滴趸实鄣拇蠹t人,獨攬朝政,氣勢熾烈。而他本人,參加進士考試時,中二甲第一名:“敘事析理,諳熟出老宿上,結(jié)字端勁,合古法,諸公嗟嘆,天子用嘉”?滴醍(dāng)即選其為御前侍衛(wèi)!坝顒t在帝左右,扈從則給事起居……吟詠參謀,備受恩寵!
《清史稿》等書都記載了大學(xué)士明珠“廣置田產(chǎn),市買奴仆”,“田產(chǎn)豐盈,日進斗金”。什剎后海的豪宅,是其官邸。而皂甲屯(屬今海淀區(qū)上莊鄉(xiāng))的明府花園,是其鄉(xiāng)間別墅。皂甲屯村外,尚有納蘭氏祖塋(曾獲“小十三陵”之稱)。明府花園始建于清順治十一年,呈長方形,占地約50畝:“南面為正門,東西設(shè)便門,北面為更道后門,進正門,繞過大影壁,東面為車馬庫與馬圈和田莊處。西面為坐北朝南多進四合院和跨院,為主人客廳及臥室,最西部為花園,園內(nèi)廣植花木;▓@北部用清理河道的泥土堆積假山一座,上置茅亭一座,為觀賞四周風(fēng)景而設(shè)。環(huán)宅園西北部的河流,疏浚展寬后,用丈余花岡石條,襯砌了長達(dá)一里多的河道,兩岸遍垂柳,并設(shè)五座石橋于河上,水道寬闊,可以行舟……”
黃兆桐先生在重溫別墅舊貌之時,沒忘記提上一筆,“清代著名詩人納蘭性德曾出生在這里,并在這里度過了他的青少年時代。”納蘭性德為明府花園錦上添花了。村外的納蘭氏墓園,同樣很氣派,有樹林、泉水與石橋。附近還有千年名剎東岳廟,被用作納蘭氏的家廟!吨匦抻芎余l(xiāng)東岳廟碑記》:“都城德勝門之北有榆河鄉(xiāng),中有皂莢屯者,或云昔日造甲處。其地平原,厚土木深,有相國明公與其嗣總憲揆文瑞公墓在焉。主穴迎相國之考妣,以故相國歲時瞻掃!倍{蘭性德,也與其妻盧氏合葬在這里。在他死后,與其同時期的詩人杜詔,登貫華閣,目睹納蘭性德30歲時小像,倍感凄涼,寫下“風(fēng)流休敦鴛鴦社,只是傷心皂甲屯”等詩句。并注明:“皂甲屯,其葬地也。”
自古以來,北京多帝王,卻少有大詩人。元大都的胡同里,出過關(guān)漢卿、王實甫、馬致遠(yuǎn),但基本上都是寫散曲(近似于今之流行歌曲)的,帶有勾欄瓦舍的媚俗氣息,顯得不夠貴族。幸好,公元1655年,京西皂甲屯的明府花園,納蘭性德誕生了。他是權(quán)傾朝野的武英殿大學(xué)士明珠之長子。自小就養(yǎng)尊處優(yōu),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卻迥異于一般的八旗子弟,心性高傲,渴望成為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藝術(shù)家。當(dāng)然,最終也如愿以償了?滴躅H好風(fēng)雅,每有吟興,性德總能出口成章、隨聲唱和。君臣二人相處得很投機,也很有情調(diào)?滴鯚o論南巡北狩,譬如祭祀長白山、五臺山、泰山,及游覽蘇杭,都喜歡帶著性德在身邊,旅途上充滿詩情畫意。性德隨駕護航之余,總能不失時機地奉上《駕幸五臺山恭紀(jì)》、《塞外七夕》、《扈從圣駕祀東岳禮成恭紀(jì)》、《秣棱懷古》、《江南雜詩》之類的詩詞,給皇上醒酒、提神、解悶,令龍顏大悅。性德的陪伴,使霸氣十足的康熙變得儒雅了好多,所謂近朱者赤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ci/shiren/1120851.html
相關(guān)閱讀:和凝簡介_和凝的資料介紹
杜甫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蔡襄
韓琮
張柬之簡介_張柬之的資料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