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耒《和周廉彥》原文
天光不動晚云垂,芳草初長襯馬蹄。
新月已生飛鳥外,落霞更在夕陽西。
花開有客時攜酒,門冷無車出畏泥。
修禊洛濱期一醉,天津春浪綠浮堤。
張耒《和周廉彥》翻譯
傍晚時分天色寧靜,云彩低垂,道邊的野草才長到遮住馬蹄。新月掛在天邊,群鳥飛往巢穴,紅日將落,霞光襯映著西邊的天空。春暖花開的時候,有客人提著酒上門來,而我現(xiàn)在門庭冷落也無車馬,想出去走一走,又怕道路泥濘。
張耒《和周廉彥》賞析
《和周廉彥》是北宋文學(xué)家張耒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七律是和人之作,描摹芳郊暮色之美,抒寫攜酒踏春之樂。
首句以“晚云垂”襯托不動的天光,給人一種靜謐安詳?shù)谋尘。第二句寫近景,讓人想起白居易的“淺草才能沒馬蹄”。用“沒”,寫出了嫩草的柔軟;用“襯”,則寫出芳草的頑強(qiáng)生命力。兩句各有意境,各具風(fēng)采。
頷聯(lián)采用以大托小的手法來寫遠(yuǎn)景,可謂是別出心裁,采用這種手法,能使畫面富有動感,新月、飛鳥、落霞、夕陽仿佛在畫上流動起來,詩句也顯得更為明麗圓轉(zhuǎn),自然奇逸,令人賞心悅目。
后兩聯(lián)明顯不如前兩聯(lián),顯得淺白直露,故味同嚼蠟。前后相比,有霄壤之別。倘若把這首律詩腰斬,只取其前半,變成一首絕句,那就更好。這不過是一種奇想而已,未免不切實(shí)際。這是一首和詩,是不能腰斬的。但是,就是這“不切實(shí)際”的奇想,卻說明了一個大問題:一切文學(xué)作品的創(chuàng)作,應(yīng)該行于所當(dāng)行,而止于所當(dāng)止,切不可拖泥帶水,隨意拉長篇幅,乃至畫蛇添足。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045464.html
相關(guān)閱讀:萬人叢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戰(zhàn)國策?韓三?或謂韓王
戰(zhàn)國策?魏三?秦使趙攻魏
新春乃愛情君王的唱道人_詩歌鑒賞
我倒愿意避開了你_詩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