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齊天樂 中秋宿真定驛》譯文注釋_《齊天樂 中秋宿真定驛》點評_

編輯: 淡泊明志 關鍵詞: 中秋節(jié)的詩句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齊天樂 中秋宿真定驛
[宋] 史達祖
西風來勸涼云去,天東放開金鏡。照野霜凝,如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殊方路永。更分破秋光,盡成悲境。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憂心耿耿。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斟酌妲娥,九秋宮殿冷。
【注釋】:
南宋開禧年間的六月,史達祖與南宋使團離開臨安,前赴金國恭賀金主生日,八月中秋到達河北真定,夜晚住宿在真定館驛中 ,這首詞就是在館驛中寫成。這首詞有兩個寫作背景:一是以一個南宋官吏的身份前往曾是北宋疆土的異國祝壽,二是恰逢中國的傳統(tǒng)佳節(jié)上闋先從“ 中秋”寫起。頭兩句即是佳句:“西風來勸涼云去,天東放開金鏡”。其中共有四個意象:西風、涼云、天東、金鏡,它們共同組成了一幅“中秋之夜 ”的美妙圖畫。其奧妙之處尤在于“ 來勸”、“放開 ”這兩組動詞的運用 ,它們就把這幅靜態(tài)的“圖象 ”變換成了動態(tài)的“電影鏡頭”。原來,入夜時分,天氣并不十分晴朗。此時,一陣清風吹來,拂開和驅散了殘存的涼云不過,在上闋中,詞人還僅言其“悲”而未具體交待其所“悲”為何,雖然在“殊方路永”四字中已經(jīng)隱約透露其為思鄉(xiāng)客愁 。我們只知道,詞人猶豫,詞人徘徊,詞人在月下形影相吊,然而尚未直探其內(nèi)心世界的奧妙。這個任務,便在下闋中漸次完成。它共分兩層:一層寫其對于江南密友的相思之情,這是明說的;另一層則抒其對于北宋故國的亡國之悲,這又是“暗說”的。先看第一層:“ 江南朋舊在許,也能憐天際,詩思誰領?”起句與上闋末句暗有“勾連”,因上闋的“ 孤影”就自然引出下闋的“朋舊”,換頭有自然之妙! 在許 ”者,在何許也,不在身邊也!耙材軕z天際”是說他們此刻面對中秋圓月,也肯定會思念起遠在“天際 ”的我!霸娝颊l領”則更加進了一步,意謂:盡管他們遙憐故人,但因他們身在故鄉(xiāng),因而對于我在異鄉(xiāng)絕域思念他們的鄉(xiāng)愁客思缺乏切身體驗和領受,故只好自嘆一聲“ 詩思誰領”(客愁化為“詩思”)。從這萬般無奈的自言自語的反問句中,我們深深地感覺到:詞人此時此刻的愁緒是其他人都無法代為體會、代為領受的。其感情之深濃,于此可知。接下“夢斷刀頭,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就續(xù)寫他好夢難成和寫信寄情的舉動,以繼續(xù)抒發(fā)自己的相思之愁。這里,他使用了兩個典故 :“刀頭”和“蠆尾”,其主要用心則放在前一典故上面!稘h書·李陵傳 》載李陵降匈奴后,故人任立政出使匈奴,意欲暗地勸說李陵還漢。他見到李后,一面說話,一面屢次手摸自己的刀環(huán)。環(huán)、還音同,暗示要李歸漢。又刀環(huán)在刀頭,后人便以“刀頭”作為“還”的隱語。唐吳兢《樂府古題要解》說《古絕句》中“何當大刀頭”一句云:“刀頭有環(huán),問夫何時當還也”,即此意。此處說“夢斷刀頭”即言思鄉(xiāng)之好夢難成,還鄉(xiāng)之暫時無法,所以便開筆作書(“書開蠆尾”),“別有相思隨定 ”,讓自己的相思之情隨書而傳達到朋舊那里去吧。以上是第一層 。第二層則把思鄉(xiāng)之情進而擴展。先點以“ 憂心耿耿 ”四字。這耿耿憂心是為何?作者似乎不便明言。以下便接以景語 :“ 對風鵲殘枝,露蛩荒井。 ”這兩句既是實寫真定驛中的所見所聞,又含蓄地融化了前人的詩意,以這些詞語中所貯蓄的“歷史積淀 ”來調(diào)動讀者對于“國土淪亡”的聯(lián)想。曹操詩云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短歌行》)史詞的“風鵲殘枝”基本由此而來,不過它又在鵲上加一“ 風”,在枝上加一“殘”,這就使得原先就很悲涼的意境中更添入了一種凄冷殘破的感情成分。至于“露蛩荒井”的意象,則我們更可在前人寄寓家國之感的詩詞中常見。比如較史達祖稍前一些的姜夔,他就有一首詠蟋蟀(蛩即蟋蟀之別名)的名篇《 齊天樂 》,其“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即與史詞意象相似。因而讀著這“風鵲殘枝,露蛩荒井”八字,讀者很快便會浮現(xiàn)出姜詞下文“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shù)”的不盡聯(lián)想。作者巧以“景語 ”來抒情的功力既于此可見,而作者暗傷北宋淪亡的情感也于此隱隱欲出。但作者此詞既是寫中秋夜宿真定驛,故而在寫足了驛庭中凄清的景象之后,又當再回到“中秋”上來。于是他又舉頭望明月,舉杯酌?娥(即與?娥對飲之意),其時只見月中宮殿正被包圍在一片凄冷的風露之中。這兩句詩從杜甫《月》詩“斟酌?娥寡,天寒奈九秋”中演化開來,既寫出了夜已轉深、寒意漸濃,又進一步暗寫了北宋宮殿正如月中宮殿那樣,早就“冷”不堪言了。前文中暗伏而欲出的亡國之痛,就通過“宮殿”二字既豁然醒目、卻又“ 王顧左右而言他”(表面僅言月中宮殿)地“飽滿”寫出!全詞以中秋之月而興起,又以中秋之月而結束,通過在驛庭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展現(xiàn)了作者思鄉(xiāng)懷舊、憂思百端的復雜心態(tài),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感染力。從詞風來看,此詞也一改作者平素“ 妥帖輕圓”的作風,而顯出深沉悲慨的風格,在某種程度上帶有了辛派詞人的剛勁蒼涼風格(比如開頭五句的寫景,結尾兩句的寫人月對斟和中秋冷月 )。這肯定是與他的“身之所歷,目之所見 ”,是密不可分的 。清人王昶說過:“南宋詞多《 黍離》、《麥秀 》之悲”(《賭棋山莊詞話》卷一引 ),從史達祖這首出使金邦而作的《齊天樂》中,就能很明顯地看出這一點。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m.portlandfoamroofing.com/shiju/1134648.html

相關閱讀: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_全詩賞析
中秋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晏殊古詩
海上生明月,天邊共此時_全詩賞析
《八月十五日夜瑤臺寺對月絕句》譯文注釋_《八月十五日夜瑤臺寺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原文_翻譯和賞析_辛棄疾